android studio使用教程(二)常用的设置

本文详细介绍Studio开发环境的常见设置方法,包括主题切换、字体大小调整、菜单及工具栏定制等功能,帮助开发者提升工作效率。

我们在eclipse转studio上开发时,会感觉很多不使用,应该是说比eclipse复杂多了,eclipse开发我们几乎不用管什么,而studio就不一样,比如快捷键就比eclipse难用,或者麻烦等等一系列的设置问题,今天就写一遍博客关于studio常用的设置!

1:修改studio主题,点击设置界面进行修改,studio进入设置界面有2个地方可以点击进入,第一种如图:



还有一种是从这里点击也可以到设置界面.


点击Configure后有个Setting界面!

回到刚才设置主题的问题,studio默认主题是白色的,但是白色对保护我们眼睛好像不太好,所以我们就要换个主题,在这换如图:


这就变成了黑色的主题了,默认是Intellij这个主题,ok

2:改变主题字体大小,什么叫主题字体大小比如 如图:


就是除了我们程序员写代码的地方都可以算成主题的 这个也很好配置如图:


我说的乱码不是代码乱码,是你导入的项目可能是乱码,就是因为你设置字体样式的引起的,万一真遇到,哪就重启studio吧

3:修改menu或者toolbar,也就是修改导航栏上的东西,比如我们创建一个类(class)是不是比较麻烦还要点击这个包然后创建类,可以配置更快的创建一个类如图:


进入到这个界面就可以添加你想要的东西了




点击这个图标就可以创建类了

4:禁用自动打开上次关闭工程 ,禁用退出提示

我们每次开启studio时候他会默认打开你上次关闭的工程,如果不想让他打开也可以设置,还有就是你退出studio他会给你一个对话框说是否关闭studio,相信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个也是可以配置的如图


如果不想加载上次工程和提示是否退出只要把这二个复选框不要勾上即可

5:禁用自动检查更新 不要勾上不会自动检查更新


6:鼠标悬停显示文档(也就是我们鼠标放在一个方法上会有文档提示)设置如图:


7:格式化和自动导包设置

比如List我们知道在java.util和java.awt都有这个接口,如果自动导包的话也会会把java.awt这个包导入进去,所以最好还是要提示我们程序员导入那个包为好,再有就是我们每写代码都要提示是否格式化,这个肯定不需要了,就在这设置不要勾选上就ok


8:如果我们项目突然报错了,那么log应该会提示哪一行报错了,而这个时候你又没设置行数,这个时候就要设置了 也很简单如下,还有就是设置方法之间的分隔符


9:代码折叠(如果一个类中写的方法很多时,可以把代码折叠,当然我是不喜欢这种方式,在这只是告诉你可以设置而已)


10:代码智能提示以及提示时间设置

说明:

All(大小写全部符合),None(不管大小写,符合就提示),(First letter)(第一个字符符合就OK,其他随意)

11:修改代码字体以及颜色,


我刚开始修改代码字体和颜色,我把红色箭头指向的复选框勾选但还是不能修改字体以及字体大小,后来发现studio你在他原来规定的字体情况下是不能修改的,那么就要我们手动保存一次然后才能修改,点击Save as,我们重新命名一下


12:修改控制台字体以及大小,什么是控制台啊 就是下面这个


如果这个字体太小,对我们开发是很别扭的,当然这个也可以设置的如下图:


13:修改Logcat字体以及颜色


14:修改注释位置以及当有if...else语句收起来的设置


15:我们现在做项目都是团队一起做,加入别人要看你的代码最好有个说明以及时间等等


16:修改文件编码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