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oftirq内核线程

软中断处理机制

From:http://hi.baidu.com/cbeast/blog/item/61663ad1312394329b5027fc.html

2009年09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 10:08

 

每个处理器都有一组辅助处理器软中断(和tasklet)的内核线程。当内核中出现大量软中断的时候,这些内核进程就会辅助处理它们。

 

引入ksoftirq内核线程的原因:

      对于软中断,内核会选择在几个特殊时机进行处理。而在中断处理程序返回时处理是最常见的。软中断被触发的频率有时可能很高,更不利的是,处理函数有时还会 字形重复触发,那么就会导致用户空间进程无法获得足够的处理时间,因而处于饥饿状态。单纯的对重新触发的软中断采取不立即处理的策略,也无法让人接受。

 

     最初的解决方案:

      1)只要还有被触发并等待处理的软中断,本次执行就要负责处理,重新触发的软中断也在本次执行返回前被处理。这样做可以保证对内核的软中断采取即时处理的 方式,关键在于,对重新触发的软中断也会立即处理。当负载很高的时候,此时若有大量被触发的软中断,而它们本身又会重复触发。系统可能会一直处理软中断根 本不能完成其他任务。

     2)不处理重新触发的软中断。在从中断返回的时候,内核和平常一样,也会检查所有挂起的软中断并处理他们。但是,任何自行重新触发的软中断不会马上处理, 它们被放到下一个软中断执行时机去处理。而这个时机通常也就是下一次中断返回的时候。可是,在比较空闲的系统中,立即处理软中断才是比较好的做法。尽管它 能保证用户空间不处于饥饿状态,但它却让软中断忍受饥饿的痛苦,而根本没有好好利用闲置的系统资源。

 

   改进:

     最终在内核中实现的方案是不会立即处理处理重新触发的软中断。而作为改进,当大量软中断出现的时候,内核会唤醒一组内核线程来处理这些负载。这些线程在最 低的优先级上运行(nice值是19),这能避免它们跟其他重要的任务抢夺资源。但它们最终肯定会被执行,所以这个折中方案能够保证在软中断负担很中的时 候用户程序不会因为得不到处理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相应的,也能保证”过量“的软中断终究会得到处理。

     每个处理器都有一个这样的线程。所有线程的名字都叫做ksoftirq/n,区别在于n,它对应的是处理器的编号。在一个双CPU的机器上就有两个这样的 线程,分别叫做ksoftirqd/0和ksoftirqd/1。为了保证只要有空闲的处理器,它们就会处理软中断,所以给每个处理器都分配一个这样的线 程。一旦该线程被初始化,它就会执行类似下面这样的死循环:

 

只要有待处理的软中断(由softirq_pending()函数负责发现),ksoftirq就会调用do_softirq去处理它们。通过重复执行这 样的操作,重新触发的软中断也会被执行。如果有必要,每次迭代后都会调用schedule()以便让更重要的进程得到处理机会。当所有需要执行的操作都完 成以后,该内核线程将自己设置为TASK_INTERRUPTIBLE状态,唤起调度程序选择其他可执行进程投入运行。

    只要do_softirq()函数发现已经执行过的内核线程重新触发了它自己,软中断内核线程就会被唤醒。

<think> 嗯,用户这次想了解ksoftirq进程的定义。从对话历史看,用户之前询问过D进程(不可中断睡眠状态),现在转向内核线程ksoftirq,说明ta可能正在排查系统性能问题,或是学习Linux内核机制。 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中,[2][5]提到进程调度和中断处理,特别是[5]指出不可中断睡眠态与等待事件相关,这对理解ksoftirq的工作场景很有帮助。不过引用中并没有直接定义ksoftirq,需要结合内核知识补充。 ksoftirqd是Linux内核的关键线程,专门处理软中断的延迟执行。当系统面临高负载软中断时,硬中断处理程序可能无法及时完成所有软中断,内核就会唤醒ksoftirqd线程来分担。每个CPU核心都有自己专属的ksoftirqd线程,命名如ksoftirqd/0、ksoftirqd/1等。 用户可能混淆了普通进程内核线程的概念——ksoftirqd没有用户空间,不参与进程调度,其状态显示为方括号[ksoftirqd]就是明证。它的工作本质是防止软中断堆积导致系统卡顿,尤其在网络流量暴增或磁盘IO密集时作用显著。 考虑到用户连续追问系统底层机制,或许ta正在调试服务器性能?可以补充说明:若ksoftirqd线程持续高CPU(如top显示90%+),往往意味着需要优化网络配置或检查硬件中断分布。 最后生成的三个问题覆盖了核心关联点:线程定位(与用户之前问的D进程呼应)、性能诊断、以及优化思路(中断绑定)。这样既能延续对话脉络,又提供实际故障排查路径。 </think> **ksoftirqd进程** 是 Linux 内核为处理**软中断(softirq)** 而创建的**每 CPU 内核线程**。其核心定义与作用如下: --- ### 核心定义 1. **功能定位** ksoftirqd 是内核用于在**后台处理延迟执行的软中断请求**的专用线程。当软中断产生速度过快(如高负载网络流量、磁盘 I/O),且无法在**硬中断上下文**中及时处理完时,内核会将剩余软中断转移到 ksoftirqd 线程异步执行[^2][^5]。 2. **命名规则** 每个 CPU 核心对应一个独立线程,命名格式为 **`ksoftirqd/<CPU编号>`**(例如 `ksoftirqd/0` 表示 CPU 0 的线程)。 3. **线程属性** - 属于**内核线程**(无用户空间),在 `ps/top` 中显示为方括号包裹:`[ksoftirqd/<n>]` - 优先级为**最低实时优先级**(SCHED_FIFO, priority=99),避免抢占关键任务[^2]。 --- ### 工作机制 软中断处理流程涉及 ksoftirqd: ```mermaid graph LR A[硬中断发生] --> B{软中断能否在中断上下文处理完?} B -->|能| C[直接处理完毕] B -->|不能| D[标记待处理软中断] D --> E[唤醒对应 CPU 的 ksoftirqd 线程] E --> F[ksoftirqd 在后台处理剩余软中断] ``` 1. **触发条件** 当 `__do_softirq()` 函数发现软中断处理耗时过长(或重复触发超过 `MAX_SOFTIRQ_RESTART` 次),会主动唤醒 ksoftirqd[^5]。 2. **调度策略** ksoftirqd 采用**协作式调度**: - 每次被唤醒后,处理完**当前所有待处理软中断** - 若处理过程中新软中断持续涌入,则处理到**时间片耗尽**后主动让出 CPU[^2]。 --- ### 性能关键点 | 现象 | 原因 | 风险 | |---------------------|-----------------------------|-------------------------| | ksoftirqd 占用高 CPU | 软中断负载过大(如网络洪水攻击) | 系统卡顿,业务延迟增加 | | 线程长期处于 `R` 状态 | 软中断持续堆积 | 可能挤占用户进程 CPU 资源 | > **示例诊断命令**: > ```bash > top -p $(pgrep ksoftirqd) # 监控 ksoftirqd 的 CPU 占用 > watch -d 'cat /proc/softirqs' # 观察各类型软中断计数变化 > ``` --- ### 设计意义 - **避免中断丢失**:防止软中断因处理不及时被丢弃 - **保障实时性**:将耗时操作移出中断上下文,减少关中断时间 - **平衡负载**:通过线程调度机制防止软中断独占 CPU[^2][^5] [^2]: Linux 进程管理与调度机制 [^5]: 不可中断睡眠与调度时机 --- ### 相关问题 1. **ksoftirqd 线程与普通进程的调度策略有何本质区别?** 2. **如何诊断 ksoftirqd 高 CPU 占用问题?应优化哪些内核参数?** 3. **网络数据包处理(如网卡 RSS)与 ksoftirqd 的关联是怎样的?**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