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常见问题

1. 事务问题

是否需要事务取决于具体场景:

基础操作无需事务

若仅执行单条插入或更新语句(如INSERTUPDATE),通常无需显式开启事务。数据库本身会通过ACID特性保障操作的完整性,即使出现异常也会自动回滚。 ‌12

复杂操作需显式管理

当涉及多步骤操作(如插入后更新、多表联动更新等),建议使用事务以确保整体一致性。例如,用户注册流程可能涉及用户信息插入和积分更新,此时需显式开启事务并提交或回滚整个操作。 ‌3

业务异常处理场景

若业务逻辑需要判断操作结果(如更新条数不匹配时抛异常),即使单条语句也可能需要事务管理。这是为了确保异常抛出后,数据库状态能回滚到操作前状态,避免数据不一致

2. distinct性能问题

DISTINCT操作对MySQL性能的影响并非绝对,其表现取决于具体使用场景和优化措施:

性能影响的关键因素

  1. 数据量‌:处理大量数据时,DISTINCT需对结果进行排序和去重,可能导致CPU和内存消耗增加。 ‌12
  2. 索引优化‌:若查询字段有索引,DISTINCT可显著提升效率;若无索引,可能引发全表扫描,大幅降低性能。 ‌12
  3. 查询设计‌:
    • 减少查询列数和行数,仅对必要列进行去重。 ‌4
    • 使用分页查询或临时表处理大数据量。 ‌14

优化建议

  • 建立索引‌:确保查询列有索引,避免全表扫描。 ‌12
  • 分页查询‌:对大表采用分页方式,减少单次查询数据量。 ‌14
  • 减少数据类型负担‌:将可变长度字段(如VARCHAR)转换为固定长度类型(如CHAR),降低处理复杂度。 ‌1

适用场景

DISTINCT适用于需要确保数据唯一性的场景(如统计不同城市、邮箱等),但需根据数据规模提前评估性能风险

3. redis问题

这篇文章介绍了大key优化:https://blog.youkuaiyun.com/code_fly_/article/details/151629586?spm=1001.2014.3001.5501

4. mysql索引问题

在MySQL中,如果你使用 >=<= 操作符进行查询时,通常不会利用索引,尤其是在 DATE 类型的列上。这是因为这些操作符会导致MySQL进行全表扫描或范围扫描,索引的使用取决于查询的具体写法和索引的设计。

不过,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优化查询,使MySQL更可能使用索引:

  1. 确保字段上有索引: 确保你的 DATE 字段有一个索引,这样MySQL才有可能使用索引。如果没有索引,查询会变慢,因为MySQL需要扫描所有记录。

    CREATE INDEX idx_date ON your_table (date_column);
  2. 优化查询结构: 你可以尝试将查询条件分开写,避免直接使用范围查询。比如,使用 BETWEEN 来进行范围查询,它有时比 >=<= 更容易触发索引的使用:

    SELECT * FROM your_table WHERE date_column BETWEEN '2023-01-01' AND '2023-12-31';
  3. 避免函数操作: 如果你在查询中对 DATE 字段进行函数操作,比如 DATE(date_column), 这样会导致MySQL无法利用索引,因为函数会导致全表扫描。尽量避免这种写法:

    -- 避免这样 SELECT * FROM your_table WHERE DATE(date_column) >= '2023-01-01';

    改为直接比较日期:

    SELECT * FROM your_table WHERE date_column >= '2023-01-01';
  4. 分析执行计划: 使用 EXPLAIN 来查看查询的执行计划,检查是否在使用索引。如果查询没有利用索引,可以根据执行计划进一步调整查询结构或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your_table WHERE date_column >= '2023-01-01';
  5. 避免使用范围查询和排序的组合: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你在使用范围查询的同时还进行排序(ORDER BY),MySQL可能不能使用索引。特别是在日期范围查询中,查询会因为排序而变得较慢。你可以尝试去除 ORDER BY 或使用合适的索引来优化排序。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MySQL在进行日期范围查询时利用索引的概率,避免全表扫描带来的性能问题。

5. ObjectMapper问题

Map<Integer, Map<String, BigDecimal>> mm = new LinkedHashMap<>();
Map<Integer, List<OprClfExpData>> ml = new LinkedHashMap<>();
Map<Integer, BigDecimal> mb = new LinkedHashMap<>();

Map<String, BigDecimal> mm1 = new LinkedHashMap<>();
mm1.put("TEMP", new BigDecimal(val: "2342.242"));  // 假设 `BigDecimal` 构造器支持 `val` 参数(需确认实际实现)
mm.put(202509, mm1);
String mmStr = objectMapper.writeValueAsString(mm);
Map<Integer, Map<String, BigDecimal>> parsedRes1 = fromCache(mmStr, new TypeReference<Map<Integer, Map<String, BigDecimal>>>() {});

OprClfExpData tuple3 = new OprClfExpData(
    typeCode: "APPLE001", 
    typeName: "苹果第一代", 
    new BigDecimal(val: "9998.99")  // 假设 `OprClfExpData` 构造器支持 `typeCode`/`typeName` 参数(需确认实际实现)
);
List<OprClfExpData> lt = new ArrayList<>();
lt.add(tuple3);
ml.put(202510, lt);
String mlStr = objectMapper.writeValueAsString(ml);
Map<Integer, List<OprClfExpData>> parsedRes2 = fromCache(mlStr, new TypeReference<Map<Integer, List<OprClfExpData>>>() {});

BigDecimal bd = new BigDecimal(val: "234532.123");  // 假设 `BigDecimal` 构造器支持 `val` 参数(需确认实际实现)
mb.put(202508, bd);
String mbStr = objectMapper.writeValueAsString(mb);
Map<Integer, BigDecimal> parsedRes3 = fromCache(mbStr, new TypeReference<Map<Integer, BigDecimal>>() {});

System.out.println(parsedRes1);
System.out.println(parsedRes2);
System.out.println(parsedRes3);
public static <T> Map<Integer, T> fromCache(String json, TypeReference<Map<Integer, T>> typeReference) {
    Map<Integer, T> data = null;
    try {
        data = objectMapper.readValue(json, typeReference);
    } catch (JsonProcessing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data;
}

说明

  • 代码中 BigDecimal(val: "xxx")OprClfExpData(typeCode: "xxx", typeName: "xxx") 等语法‌可能存在语法错误‌(Java 中 BigDecimal 构造器无 val 参数,OprClfExpData 构造器需明确参数定义)。需结合实际项目中 BigDecimal 和 OprClfExpData 的实现逻辑调整。
  • objectMapper 是 Jackson 库的 ObjectMapper 实例,用于 JSON 序列化/反序列化。
  • TypeReference 是 Jackson 提供的类型安全工具,用于处理复杂泛型的反序列化。

若需需要注意Tuple3没有构造函数,是不能序列化的,所以不能序列化的不用用objectMapper操作。TypeReference<T>一定要显示传具体类型过去,不然很容乱七八糟的转类型,

6. 事件问题

替换为更可靠的启动事件(推荐)

  • ContextRefreshedEvent可能重复触发,建议使用SpringBoot提供的‌一次性启动事件‌(参考资料10):
    • ApplicationStartedEvent:容器刷新完成后触发(早于ApplicationReadyEvent)。
    • ApplicationReadyEvent:应用完全就绪(所有Runner执行后)触发。
     

    javaCopy Code

    @Component public class StartupListener implements ApplicationListener<ApplicationReadyEv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Event(ApplicationReadyEvent event) { logger.info("应用启动完成,执行初始化任务..."); // 启动任务逻辑(确保仅执行一次) }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