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到未来:社会趋势测量的演进与挑战
1. 早期探索与统计方法的起源
在过去,天气对于单个观察者而言是一个难以宏观把握的现象。直到高尔顿(Francis Galton)的时代,人们才开始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天气,认识到其存在着大范围且快速移动的模式。高尔顿不仅创新性地运用制图学和基于电报的通信技术,还在统计学领域有所建树,他的学生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进一步发展了相关理念,创立了如今所说的“数理统计学”。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罗纳德·A·费舍尔(Ronald A. Fischer)等数学家进一步完善了统计学,使其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样子。如今,几乎所有科学研究都采用了二战前和计算机出现前发展起来的统计推断方法,例如置信区间等。此后,科学方法的显著改进主要体现在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和进行大量计算的能力上,而非基本的数学程序本身。
2. 机器时代的到来与数据处理的变革
二战前科学观察中使用的统计方法变化不大,但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大量数据的技术却发展迅速。计算机几乎改变了所有研究领域,社会科学也不例外。计算机使得快速、低成本地分析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调查回复或金融数据成为可能。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没有计算机,通过大量的文书劳动力也能进行数据分析。例如,二战期间,盟军采用“内容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大量军事通信和当地报纸来获取军事情报。他们让大量文书人员阅读数千份当地报纸,汇总微观层面的伤亡报告,从而构建宏观层面的报告,了解总伤亡情况、部队调动、后勤短缺和战略等信息。这种方法类似于现代的“情感分析”,当电子文本通信广泛使用后,同样的方法可以自动化应用,能够更快地分析更大的数据集。
二战期间,使用机电继电器的计算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