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脉搏”:社会测量与预测的新时代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大量社会数据的涌现催生了一门新兴科学,但它至今尚未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名称。有人考虑用“社会数据分析”“网络社会学”等术语来命名这门科学,也有人用“数字热潮”“网络脉搏”描述分析所呈现的趋势,但这些似乎都未能完全涵盖其现象和规模。
新兴科学的概念溯源
科学幻想或许接近了这一理念。在1951年的科幻经典《基地》中,艾萨克·阿西莫夫设想了“心理史学”,这是一门应用于历史和社会学的未来数学分支,它能计算社会宏观行为的概率,如同物理学家预测气体整体行为而无需预测单个原子行为一样。不过,阿西莫夫并未明确心理史学公式的数据来源,而真正的科学不仅需要数学,还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
“社会数据革命”(SDR)是一个引人关注的术语,由斯坦福大学的安德烈亚斯·魏根德提出。他在商业、科学和学术领域的背景使他对这一话题有独特见解。他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本科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分析粒子探测器的数据,这种处理大量数据的背景让他后来成为亚马逊的首席科学家,并担任斯坦福社会数据实验室的主任。SDR最初是他在斯坦福教授课程的名称,他认为原课程名“数据挖掘与电子商务”过于狭窄平淡,无法涵盖课程不断演变的内容。2009年,该课程更名为“社会数据革命”,新名称吸引了更具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学生。
“脉搏”的定义与特征
另一个我喜欢的术语是“脉搏”(Pulse),它就像世界宏观层面行为的心跳。这个词由东北大学的艾伦·米斯洛夫首次在相关语境中使用。与“数字脉搏”“网络热潮”不同,“脉搏”淡化了特定技术,只意味着一种单一、巨大的节奏。我将“脉搏”及其同义词定义为:通过利用互联网上公开可获取的数据科学推断出的集体宏观趋势。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