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全解析
1. 企业风险管理与所有权结构
在所有权集中的民法国家,企业往往有多个大股东,而非由单一大股东控制。多个大股东的存在通常与更好的公司治理相关联,他们能够约束主导股东,使主导股东更多地关注对管理层的监督,而非谋取私利。这意味着对管理层行为的监督加强,从而降低了对企业风险管理(ERM)监督功能的需求。
研究表明,ERM作为一种监督工具的必要性取决于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在有多个大股东的公司中,对ERM流程和报告的需求较少。此外,ERM理念与双重股权结构的使用呈负相关。
ERM有助于企业在整体层面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通过ERM,管理者能更好地理解公司流程,进而更准确地估计应计项目。传统风险管理技术下,管理者只关注控制部门内的下行风险;而ERM强调从企业整体层面理解风险,考虑企业各部分风险之间的关联,以及ERM如何改善财务报告流程。同时,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也认识到ERM在协助会计估计发展方面的作用。
2. 运营风险管理的认识与实践
许多企业将运营风险管理仅仅视为一种监管责任和成本因素。然而,经验表明,如果企业将其视为一种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更轻松地实现目标,创造竞争优势,提高业务效率,并且能够轻松遵守监管要求。相反,如果企业只追求最低监管标准,不懂得如何利用运营风险为企业谋利,运营风险管理就会变成一项昂贵的文书工作。只有将风险和控制系统真正融入企业管理体系,才对企业的生存和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运营风险是指与公司运营职能相关的风险,包括因内部流程、人员和系统的不足或失败,以及外部事件导致的损失风险。它涵盖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无法量化的战略和声誉风险。运营风险可能源于欺诈、系统故障、交易错误等内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95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