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流量分类与混合入侵检测技术解析
胶囊网络辅助的物联网流量分类机制
输出层
模型的最后一层依靠全连接层和softmax函数来获取预测向量 $\hat{y} i$。LSTM输出的结果作为全连接层的输入,预测结果即为最终输出。之后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来计算结果的损失 $L$,公式如下:
$L = -\sum {i=1}^{n} y_i \log \hat{y}_i$
其中,$y_i$ 是真实标签向量,$\hat{y}_i$ 是预测向量。使用TensorFlow2构建并训练五层网络结构模型,在训练步骤中,将处理后的流量数据直接输入模型以训练模型参数。
实验环境与评估指标
- 实验环境 :Ubuntu 16.04操作系统、Python 2.7、TensorFlow 1.8.0、4核CPU以及64G内存。实验数据集随机划分,80%作为训练集,10%作为验证集,10%作为测试集。批量大小为64,训练轮数为30。
- 评估指标 :使用准确率(accuracy)、精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 rate)和F1值这四个常用的分类问题评估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 准确率:$accuracy = \frac{TP + TN}{TP + FN + FP + TN}$
- 精确率:$P = \frac{TP}{TP + FN}$
- 召回率:$R = \frac{TP}{TP + FP}$
- F1值:$F1 = \frac{2P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