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感知与空间定位研究综述
1. 引言
在听觉研究领域,声音的感知和空间定位一直是核心议题。众多研究围绕声音的各种特性,如强度、频率、时间差等,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类感知机制和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索。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
2. 听觉感知基础研究
- 声音定位的基础理论
- Jeffress于1948年提出了声音定位的位置理论,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该理论认为,听觉系统通过神经元对不同位置声音的响应来确定声音的来源。
- 许多研究对双耳时间差(ITD)和双耳强度差(ILD)在声音定位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例如,Aaronson和Hartmann在2014年对Woodworth模型进行了测试、修正和扩展,以更好地解释双耳时间差的机制。
- 声音感知的影响因素
- 声音的强度、频率和频谱等因素会影响人类对声音的感知。如Canévet和Scharf在1990年研究了连续增减强度的声音的响度感知。
- 环境因素,如混响、背景噪音等,也会对声音的感知和定位产生影响。Altmann等人在2013年发现环境混响会影响右颞叶皮质对声音强度的处理。
3. 听觉空间定位研究
- 单耳和双耳定位
- 早期研究如Angell和Fite在1901年就对单耳声音定位进行了探讨。而双耳定位则是声音定位研究的重点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8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