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人类声音定位的奥秘:多源信息与精准测量

人类声音定位的奥秘:多源信息与精准测量

1. 多源信息对声音定位的影响

在声音定位中,存在着十几种声学信息源(SOIs),不同的信息源分别对声源的方位角、仰角、距离以及速度的估计起着作用。然而,即便有如此多的信息源,像静止纯音这类声音,通常还是很难被准确定位。例如,在一个有混响的房间里播放连续纯音时,听众会感觉声音来自四面八方,声源的位置很模糊。

实际上,不同声音的定位准确性差异很大。像稳定的高频纯音就比咔哒声、短宽带噪声爆发或爆炸声等更难定位。而且,不同听众对声源位置的感知方式也可能截然不同。有实验让声源绕着听众旋转,当旋转频率超过约2 - 3Hz时,听众就不再觉得是一个旋转的声源,而是感觉声音在左右两侧交替(有一名参与者感觉是沿对角线交替),还会有“晃动”和“环绕”的感觉。当速度非常高时,一些参与者会觉得声音是不同空间点脉冲的叠加,有的会觉得声音被分割成有节奏的结构,还有的会觉得声音同时来自四面八方。

在某些情况下,听众虽然会给声音指定一个位置,但这个感知位置可能与声源的实际位置毫无关系。比如在距离感知方面,如果缺乏像混响这样可靠的距离信息,噪声爆发通常会被感知为来自大约2米远的地方,这就是默认感知距离。另外还有普拉特效应,听众常常会给纯音等窄带信号赋予一个仰角,但这个判断并不取决于声音的实际仰角,而是取决于其频率。高频窄带声音默认会被感知为来自更高仰角的声源,而与实际仰角无关,这就是默认感知仰角。在水平面上也有类似的默认感知方位角现象。

2. 声音的内化与外化

听众常常会感觉声源在自己脑袋里,这种现象叫做内化。当通过耳机听声音时,这个问题尤为明显。用两个自由麦克风录制的大多数声音,通过耳机播放时会被感知为来自脑袋内部,听觉系统会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