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听觉定位信息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凭借听觉感知声音的来源方向和位置,这背后涉及到多个复杂的机制。下面将详细介绍人类听觉定位所使用的关键信息。
1. 双耳时间差(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s, ITD)
当声音源位于头部正中平面时,声音会同时到达双耳;而当声源不在正中平面时,声音会先到达同侧耳朵,后到达对侧耳朵,这种到达时间的差异就是双耳时间差(ITD)。
对于一个直径为 2r 的球形头部模型,从方位角为 θ 的远程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到达双耳的路径长度差在简单情况下为 2r sin(θ) 。但实际情况中,声音不能穿过头部,而是要绕过头部,此时路径长度差 d 等于 d1 和 d2 之和,用弧度表示方位角 θ 时,有 d = rθ + r sin θ,这就是伍德沃思公式(Woodworth’s formula)。
例如,对于直径为 20cm 的头部,方位角为 45°,声速为 343m/s 时,根据伍德沃思公式计算出的 ITD 为 299µs ,方位角为 90° 时达到最大 ITD 为 514µs ,远小于 1ms 。然而,人类听觉系统对短至 10 - 20µs 的 ITD 都很敏感,对应方位角差异为 1° - 2°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可以证明这一点:将 1m 长的花园软管放在听者身后,两端分别贴在左右耳上,在软管中间左侧几厘米处轻敲,听者通常会觉得声音来自左侧;在右侧相同距离处轻敲,听者则会觉得声音来自右侧。仅 1 - 2 厘米的距离差,声音传播所需时间约为 60µs ,经过训练和专门实验,甚至能将可感知的时间差降低到 10 - 20µs 。
1948 年,杰弗里斯(Jeffress)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生理机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