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学技术全解析:从基础到多核架构
1. 一次性密码(OTP)与成本考量
在一次性密码(OTP)的场景中,若用户因未收到 OTP 而无法完成交易,就需求助客服,这会使服务提供商花费 5 美元。但如果系统允许用户使用“重新发送 OTP”选项三次,每次发送 OTP 服务提供商仅需花费 1 美元,如此便能节省客服成本,降低总体开销。
2. 公钥密码学(PKC)的完整性问题
公钥的公布方式多样,以电话簿为例,所有人的联系方式公开,无需保密,但完整性和真实性存疑。若入侵者(Oscar)想获取某人(Alice)的信息,可篡改公共电话簿,用自己的公钥替换 Alice 的公钥。此时,发送方(Bob)会使用 Oscar 的公钥,通过不安全信道发送信息,这显然不可取。
3. 数字证书保障 PKC 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公钥密码学(PKC)需要可靠的第三方,即证书颁发机构(CA)来颁发数字证书。用户的数字证书包含用户(服务器或组织)名称、证书颁发机构身份、用户电子邮件和地址以及公钥。当双方使用 PKC 通信时,会向 CA 请求对方的数字证书,CA 发送后,双方可从证书中获取公钥,证书也成为公共网络中一方的身份标识。
4. 对称密钥与非对称密钥加密的区别
信息在公共信道上的共享需依靠保密性、认证、完整性等安全服务,这些服务由对称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密钥加密两类密码技术提供。以下从多个方面对比二者差异:
|对比维度|对称密钥加密|非对称密钥加密(PKC)|
| ---- | ---- | ---- |
|密钥分发|大量密钥需求,n 个用户两两通信需 C₂ⁿ = n(n - 1)/2 个唯一密钥,即 O(n²) 个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