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调用——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

本文介绍了Linux系统调用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调用的作用、调用机制及其实现过程。详细解释了从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的转换,以及如何通过软中断触发系统调用并传递参数。

一、介绍

1、系统调用:内核提供的用户进程与内核进行交互的接口。

      作用:硬件抽象接口;保障系统稳定、安全;内核唯一合法入口。

2、应用程序一般通过应用编程接口来编程

过程:应用程序——>C库——>内核

API:用户空间实现的应用编程接口,接口一般兼容POSIXUnix可移植操作系统标准  和   SUSv3:

C库:实现主要API,包括标准C库函数和系统调用接口。

二、系统调用机制

  函数形式: asmlinkage long sys_XXX(void)

 系统调用号:内核记录系统调用表中所有已注册的系统调用以及对应调用号,存储于 arch/i386/kernel/syscall_64.c。

 通知机制:软中断,通过异常使系统切换到内核态执行异常处理程序(即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x86中:预定义软中断号128 。int $0x80指令触发中断——>系统切换到内核态,执行128号异常处理程序system_call()(即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系统调用号通过eax寄存器传递给内核。参数可以按ebx、ecx、edx、esi和edi顺序存放

三、linux系统调用的实现

 1)参数验证:指针指向区域以及权限。

       数据拷贝 :copy_to_user()   copy_from_user();权能验证 capable()

 2)进程调用上下文

内核执行系统调用的时候处于进程上下文中,系统调用返回时控制权在system_call中,最终会负责切换到用户空间。

3)系统调用编写完之后,需要进行注册。包括系统调用表、调用号和编译到内核映像中:

      系统调用表添加项 entry.s——>在<asm/unisted.h>中定义系统调用号——>编译到内核映像中

4)Linux提供的宏,用于直接对系统调用进行访问 :_syscalln(参数1,参数2.。。)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