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层解决三个问题:
- 这个包是发给谁的?谁应该接收?
- 大家都在发,会不会产生混乱?有没有谁先发、谁后发的规则?
- 如果发送的时候出现了错误,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
比如接下来这三种方式:
- 分多个车道。每个车一个车道,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这在计算机网络里叫作信道划分;
- 今天单号出行,明天双号出行,轮着来。这在计算机网络里叫作轮流协议;
- 不管三七二十一,有事儿先出门,发现特堵,就回去。错过高峰再出。我们叫作随机接入协议。著名的以太网,用的就是这个方式。
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
用到一个物理地址,叫作链路层地址。但是因为第二层主要解决媒体接入控制的问题,所以它常被称为MAC 地址。
对于以太网,第二层的最开始,就是目标的 MAC 地址和源的 MAC 地址。
接下来是类型,大部分的类型是 IP 数据包,然后 IP 里面包含 TCP、UDP,以及 HTTP 等,这都是里层封装的事情。
对于以太网,第二层的最后面是CRC,也就是循环冗余检测。通过 XOR 异或的算法,来计算整个包是否在发送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主要解决第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