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QL计算100以内的质数

本文对比了使用SQL和PL/SQL求100及10000以内质数的效率,并通过多种方式优化了SQL查询,最终得出在某些场景下PL/SQL可能更为高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描述如何使用PL/SQL来计算100以内的质数,今天重翻那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想到,能不能用SQL来实现同样的功能。

PLSQL计算质数:http://yangtingkun.itpub.net/post/468/53770

 

 

其实这个功能用PLSQL实现最简单,思路也很清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只需要检查这个数能否被比它小的质数整除就可以了。

但是这种操作通过SQL来实现就十分的困难。

因此这里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实现这个功能——构造。

通过查询100以内的数,去掉所有的合数,剩下的就是质数了:

SQL> WITH T
  2  AS
  3  (SELECT ROWNUM RN FROM DUAL CONNECT BY LEVEL < 100)
  4  SELECT RN FROM T
  5  WHERE RN > 1
  6  MINUS
  7  SELECT A.RN * B.RN FROM T A, T B
  8  WHERE A.RN <= B.RN
  9  AND A.RN > 1
 10  AND B.RN > 1;

        RN
----------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已选择25行。

但是这种方法的效率明显要比PL/SQL的效率要低,如果取10000以内的质数:

SQL> SET AUTOT TRACE STAT
SQL> WITH T
  2  AS
  3  (SELECT ROWNUM RN FROM DUAL CONNECT BY LEVEL < 10000)
  4  SELECT RN FROM T
  5  WHERE RN > 1
  6  MINUS
  7  SELECT A.RN * B.RN FROM T A, T B
  8  WHERE A.RN <= B.RN
  9  AND A.RN > 1
 10  AND B.RN > 1;

已选择1229行。

已用时间:  00: 02: 41.54

统计信息
----------------------------------------------------------
        511  recursive calls
         81  db block gets
     180002  consistent gets
      65131  physical reads
        648  redo size
      17139  bytes sent via SQL*Net to client
       1276  bytes received via SQL*Net from client
         83  SQL*Net roundtrips to/from client
          2  sorts (memory)
          1  sorts (disk)
       1229  rows processed

这个SQL执行了2分半种以上,当然这个SQL还可以进行一下优化,比如A的取值可以小于10000的开方,而B的取值可以小于10000除以最小的质数:

SQL> WITH T
  2  AS
  3  (SELECT ROWNUM RN FROM DUAL CONNECT BY LEVEL < 10000)
  4  SELECT RN FROM T
  5  WHERE RN > 1
  6  MINUS
  7  SELECT A.RN * B.RN FROM T A, T B
  8  WHERE A.RN <= B.RN
  9  AND A.RN > 1
 10  AND A.RN <= 100
 11  AND B.RN > 1
 12  AND B.RN <= 5000;

已选择1229行。

已用时间:  00: 00: 00.78

统计信息
----------------------------------------------------------
          2  recursive calls
         23  db block gets
       1820  consistent gets
         16  physical reads
        692  redo size
      17139  bytes sent via SQL*Net to client
       1276  bytes received via SQL*Net from client
         83  SQL*Net roundtrips to/from client
          3  sorts (memory)
          0  sorts (disk)
       1229  rows processed

优化后,SQL的执行效率提高了3个数量级,其实这个SQL仍然是可以优化的,考虑除了2以外,所有的质数均为奇数:

SQL> WITH T
  2  AS
  3  (SELECT ROWNUM * 2 + 1 RN FROM DUAL CONNECT BY LEVEL < 4999)
  4  SELECT 2 FROM DUAL
  5  UNION ALL
  6  (
  7   SELECT RN FROM T
  8   WHERE RN > 1
  9   MINUS
 10   SELECT A.RN * B.RN FROM T A, T B
 11   WHERE A.RN <= B.RN
 12   AND A.RN > 1
 13   AND A.RN <= 100
 14   AND B.RN > 1
 15   AND B.RN <= 5000
 16  )
 17  ;

已选择1229行。

已用时间:  00: 00: 00.25

统计信息
----------------------------------------------------------
          2  recursive calls
         15  db block gets
        512  consistent gets
          8  physical reads
        648  redo size
      17138  bytes sent via SQL*Net to client
       1276  bytes received via SQL*Net from client
         83  SQL*Net roundtrips to/from client
          3  sorts (memory)
          0  sorts (disk)
       1229  rows processed

虽然通过SQL优化已经将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但是和PLSQL比,效率仍然相去甚远:

SQL> DECLARE
  2   TYPE T_RECORD IS TABLE OF NUMBER INDEX BY BINARY_INTEGER;
  3   V_RESULT T_RECORD;
  4   I NUMBER DEFAULT 3;
  5   N NUMBER DEFAULT 0;
  6  BEGIN
  7   --DBMS_OUTPUT.PUT_LINE(2);
  8   V_RESULT(1) := 3;
  9   WHILE(I < 10000) LOOP
 10    FOR J IN 1..V_RESULT.COUNT LOOP
 11     IF V_RESULT(J) * V_RESULT(J) > I THEN
 12      --DBMS_OUTPUT.PUT_LINE(I);
 13      V_RESULT(V_RESULT.COUNT + 1) := I;
 14      EXIT;
 15     END IF;
 16     IF TRUNC(I/V_RESULT(J)) = I/V_RESULT(J) THEN
 17      EXIT;
 18     END IF;
 19    END LOOP;
 20    IF N = 2 THEN
 21     I := I + 4;
 22     N := 1;
 23    ELSE
 24     I := I + 2;
 25     N := N + 1;
 26    END IF;
 27   END LOOP;
 28   V_RESULT(0) := 2;
 29  END;
 30  /

PL/SQL 过程已成功完成。

已用时间:  00: 00: 00.04
SQL>

这说明使用SQL并不一定就是最佳选择,有的时候使用PLSQL效率反而会更高。使用合适的方法做适合的事情,一味追求使用单条SQL实现很可能会损失性能。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4227/viewspace-117509/,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4227/viewspace-117509/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Oracle PL/SQL的:他们想计算100以内的所有奇数和。我需要使用PL/SQL来实现这个。 从用户的消息中,我看到他们已经提供了一些引用,这些是PL/SQL代码的例子。我应该参考这些来构建我的回答。引用包括: - 引用[2]:一个计算100以内奇数和的代码示例。 - 其他引用是关于PL/SQL的基本用法,比如声明变量、使用循环等。 用户的具体需是:"我想计算100以内的所有奇数和,使用Oracle PL/SQL实现"。所以,我需要提供一个完整的PL/SQL代码块来实现这个。 系统指令要: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使用$...$格式。例如,在描述数学概念时,如奇数之和,我应该用$...$包裹。 - 独立公式使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 - 在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如[^1]。 用户提供的引用中,引用[2]直接相关:它计算100以内奇数之和。代码是: ```sql declare mysum number; begin mysum:=0; for i in 1..100 loop if mod(i,2)=1 then mysum:=mysum+i; end if; end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mysum); end; ``` 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我可以基于这个代码来构建我的回答。 我的回答应该包括: 1. **解释问题**:简要说明我们要计算1到100之间所有奇数的总和。 2. **提供代码**:给出PL/SQL代码。使用代码块格式,像在示例中一样。 3. **解释代码**:逐步解释代码是如何工作的,帮助用户理解。 4. **添加数学表达式**:在解释中,使用$...$格式。例如,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所以$mod(i,2) = 1$。 5. **生成相关问题**:在最后,添加几个相关问题,以鼓励进一步学习。 6. **引用**:如果我引用用户提供的引用,在末尾添加引用标识。例如,代码基于引用[2]。 结构我的回答: - **开头**:直接回答问题,确认需。 - **主体**: - 提供代码块。 - 解释代码步骤:声明变量、初始化、循环、条件检查、累加、输出。 - 使用数学表达式:例如,奇数的定义是$i \mod 2 = 1$。 - **结尾**:添加相关问题。 相关问题示例: 1. 如何优化这个代码以处理更大的范围? 2. PL/SQL中其他类型的循环结构是什么? 3. 如何存储结果到表中而不是输出到屏幕? 确保代码正确:用户提供的代码在引用[2]中是正确的,我可以直接使用它或稍作修改以更清晰。 在回答中,我需要引用用户提供的引用。既然代码基于引用[2],我应该在解释中提到它。 最终回答用中文。</think>### Oracle PL/SQL 计算1到100之间奇数总和 您的需是使用 Oracle PL/SQL 计算100以内所有奇数的总和。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数学上定义为满足条件 $i \mod 2 = 1$ 的数(其中 $i$ 是整数)。总和可以通过遍历1到100的每个数,检查是否为奇数,然后累加来实现。下面我将逐步解释并提供完整的 PL/SQL 代码实现。 #### 步骤解释 1. **声明变量**:定义一个变量 `mysum` 来存储累加和,初始化为0。 2. **循环遍历**:使用 `FOR` 循环遍历1到100的每个整数 $i$。 3. **检查奇数**:在循环内,用 `MOD(i, 2) = 1` 判断 $i$ 是否为奇数(等价于数学条件 $i \mod 2 = 1$)。 4. **累加和**:如果 $i$ 是奇数,将其加到 `mysum` 中。 5. **输出结果**:循环结束后,使用 `DBMS_OUTPUT.PUT_LINE` 输出总和。 #### 完整 PL/SQL 代码 以下是可直接在 Oracle SQL*Plus 或其他 PL/SQL 环境中运行的代码: ```sql DECLARE mysum NUMBER; -- 声明变量存储奇数和 BEGIN mysum := 0; -- 初始化和为0 FOR i IN 1..100 LOOP -- 遍历1到100 IF MOD(i, 2) = 1 THEN -- 检查i是否为奇数(满足 $i \mod 2 = 1$) mysum := mysum + i; -- 累加奇数 END IF; END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1到100的奇数和为: ' || mysum); -- 输出结果 END; / ``` #### 代码说明 - **运行方法**:在 Oracle 数据库中执行此代码块(例如在 SQL*Plus 或 SQL Developer 中)。确保启用输出(如使用 `SET SERVEROUTPUT ON`)。 - **输出示例**:执行后,控制台将显示类似 `1到100的奇数和为: 2500`。数学上,1到100的奇数序列是 $1, 3, 5, \ldots, 99$,总和为 $2500$(可通过公式 $\frac{n}{2} \times (首项 + 末项)$ 验证,其中 $n=50$)。 - **参考依据**:此代码基于引用[2]的循环结构,但优化了变量初始化和输出格式以提高可读性[^2]。 #### 性能说明 - 此代码时间复杂度为 $O(n)$($n=100$),效率较高。 - 对于小范围(如100)足够高效;如果处理更大范围(如1到$10^6$),可考虑向量化优化或并行处理。 ### 相关问题 1. 如何修改此代码以计算1到n的偶数和(n由用户输入)? 2. PL/SQL 中除了 `FOR` 循环,还有哪些循环结构(如 `WHILE` 循环)? 3. 如何将计算结果存储到数据库表中,而不是直接输出到屏幕? 如果您需要扩展功能(如添加用户输入或存储结果),请提供更多细节,我可以进一步优化代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