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作业价格计算

本文介绍成本会计中作业成本的计算过程,包括成本中心费用的分割(KSS2)及作业实际价格的计算(KSII),并展示了如何通过SAP系统的具体操作实现作业类型的成本分配与价格计算。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成本会计的期末结算期间,最终归集到各生产成本中心的与作业类型相关的一些成本/费用,需要按照预先定义好的分割结构先分到相应的作业类型,再根据各作业类型的实际消耗量计算出当期作业类型的实际价格。KSS2分割的目的是为了让成本要素的实际发生额和作业类型挂钩,所有没有和作业类型关联的成本要素实际发生额将按照作业类型的权数(查看KP26)被分配给该成本中心向流程订单输出的作业类型去,所以在做完成本中心分摊后要处理此步骤的分割(换而言之,不必将成本中心所有可能发生的费用都归集到作业类型去)。如果没有作业输出,成本将在有成本的作业类型上按照权数分配。

1、执行分割KSS2:本步骤的目的是把直接生产类成本中心收集的各种费用根据指定的规则划分到该成本中心向流程订单输出的活动类型上。

在执行之前,我们先看一下成本中心245010002这个成本中心的作业类型的价格:

然后,我们往这个成本中心里记两笔费用,按照分割结构,这两笔费用会归集到DL001和MF001的作业成本里面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SAP系统会把你所记账的费用,按照分割结构,归入该成本中心输出的作业类型的总成本里面去。

首先,可以先在菜单的“设置”项中,查看所设定的分割结构和所选择的成本中心是否正确的分配到了分割结构上:

因为数据不完整,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明显。这里的运作率就是开工率,即实际作业量/计划作业量,目标成本即后台目标成本版本里面定义的,目前我们配置的是取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即该项作业类型所耗用的总成本。

2、执行作业实际价格计算KSII: 该步骤的目的是将前一步计算出的直接生产成本中心输出的各种活动类型总成本除以它们的实际输出数量来计算活动类型实际价格。在执行之前,可以首先设置一下参数:

可以在这里设置在正式计算之前,还要执行一下分割,以免前面疏漏:
然后,我们来执行KSII价格计算,我们可以看到,作业价格被重新计算了(这里的价格单位是10000):
我们再重新看一下作业类型价格报表,其中,价格标志为1的是计划价格,价格标志为5的是实际价格:
<think>好的,我需要帮助用户了解SAP系统中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的实现和配置方法。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特别是引用[3]和[4],我需要整理出相关的配置步骤和关键点。 首先,用户提到的引用[3]中提到了分割结构(Split Structure)的定义,这涉及到成本要素和作业类型的分配。分割结构通过事务码OKES进行定义,并分配给成本中心。这意味着在配置作业成本法时,分割结构是一个关键元素,用于确定哪些成本要素和作业类型参与计算。 接下来,引用[4]详细说明了IMG(Implementation Guide)的作用,用户需要使用事务码SPRO进入SAP Reference IMG进行配置。Project IMGs和Project view IMGs可以帮助组织配置任务,尤其是针对不同模块或项目的需求。因此,在配置作业成本法时,可能需要通过IMG中的相关路径进行设置。 我需要将这两个引用结合起来,整理出配置的步骤。首先,定义成本中心和作业类型,这可能涉及事务码KS01和KL01。然后,配置分割结构(OKES)以确定哪些成本要素和作业类型参与计算。接下来,将分割结构分配给成本中心,可能使用事务码OKEW或直接在成本中心主数据中分配。 另外,成本组件结构(OKTZ)和成本核算变式(OKKI)的配置也是关键步骤,用于定义成本计算逻辑和分配规则。最后,实际成本分配可能需要运行相关的作业分配事务码,如KSPI,并分析差异,如KKS1(引用[2]提到的差异计算)。 需要确保步骤逻辑清晰,每个步骤对应的事务码和路径正确,同时引用相关的引用源。例如,分割结构的定义对应引用[3],而IMG的使用对应引用[4]。差异计算部分可以引用引用[2]。 可能还需要考虑用户提到的“配置控制范围”相关设置,但引用中没有详细说明,因此可能需要依赖标准配置路径。此外,测试和验证步骤也很重要,确保配置正确应用。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作业成本法的配置、分割结构的作用、差异分析以及IMG的使用等方面展开,帮助用户深入理解相关主题。</think>在SAP系统中,**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的实现与配置主要涉及成本中心的分摊逻辑、作业类型定义和成本核算流程。以下是具体实现步骤和关键配置点: --- ### 一、作业成本法的核心配置步骤 1. **定义成本中心和作业类型** - 使用事务码`KS01`创建成本中心,并关联到责任部门或流程。 - 通过事务码`KL01`定义作业类型(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并绑定到成本中心[^3]。 2. **配置分割结构(Split Structure)** - **事务码`OKES`**:定义分割结构,指定哪些成本要素(如人工费、能源费)和作业类型参与成本分配。例如: - 将直接人工成本要素绑定到“生产作业”类型。 - 将间接费用分配到“管理作业”类型[^3]。 3. **分配分割结构到成本中心** - 在成本中心主数据(事务码`KS02`)中,将定义好的分割结构分配给对应的成本中心。 4. **配置成本组件结构(Cost Component Structure)** - **事务码`OKTZ`**:创建成本组件结构,用于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映射到作业类型的成本流中。 5. **设置成本核算变式(Costing Variant)** - 通过事务码`OKKI`配置成本核算变式,定义作业价格的确定逻辑(如标准价格/实际价格)和成本分配规则。 6. **执行作业价格计算** - 使用事务码`KSPI`(计划作业价格)和`KSII`(实际作业价格计算作业类型的单位成本。 --- ### 二、实际成本分配与差异分析 - **作业分配**:通过事务码`KSU5`将成本中心的费用按作业量(如工时)分摊到生产订单或产品。 - **差异计算**:运行事务码`KKS1`分析生产订单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如引用[2]所述)。 --- ### 三、关键配置示例 ```abap * 示例:通过OKES定义分割结构 1. 输入事务码OKES,创建分割结构ZABC_SPLIT。 2. 为结构分配成本要素组(如人工费用组、能源费用组)。 3. 指定作业类型(如MASCH001为机器作业)。 4. 将分割结构分配给成本中心CC_PROD01。 ``` --- ### 四、配置依赖的IMG路径 1. **SAP Reference IMG路径**(事务码`SPRO`): - 控制 > 成本中心会计 > 实际过账 > 分割评估 > 定义分割结构[^4]。 - 控制 > 产品成本控制 > 成本对象控制 > 按生产订单的成本核算 > 分配结构[^4]。 --- ### 五、注意事项 - **测试环境验证**:配置完成后需在测试客户端模拟作业分配流程。 - **集成性**:确保成本中心会计(CO-CCA)与生产计划(PP)模块集成,以正确捕获作业量数据。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