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网页布局中iframe高度自适应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在不同浏览器下实现iframe与被包含页面高度同步的方法,提供了多种代码实现方式,旨在解决页面布局美观和兼容性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大家平时在做网站布局的时候,常常会用到iframe框架布局,iframe的高度与常常与被包围页面高度不一样,这会影响页面美观。这时候,就需要程序去同步iframe高度和被包含页的实际高度了。

      这里总结一下做法:

下面是iframe的声明:
<div><iframe src="main.aspx" width="100%" id="main" name="main"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onload="Javascript:SetIframeHeight()"  ></iframe></div>
 
获取iframe的高度: var bodyHeight=iframe.contentWindow.document.body.scrollHeight;
获取被包围页的高度: var elementHeight=iframe.contentWindow.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Height;

 

在IE6下输出的高度:

 

在IE8下输出两高度:

 

在FireFox 3.5.3下输出两高度:

 

可见,不同的浏览器下获取的高度值是不一样的,包括在IE6,IE7下获取的高度值会有稍微的差别,但测试的总体结果是被包围页面的高度比iframe高度的值大,网上听说Safari浏览器测试时被包围页面的高度比iframe高度的值小。这时就要根据两者的高度来解决几种主流浏览器的兼容性的问题了,主要代码如下:

 

function SetIframeHeight()
 {
     var iframe=document.getElementById("main");
     
     try
     {
        var bodyHeight=iframe.contentWindow.document.body.scrollHeight;
        var elementHeight=iframe.contentWindow.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Height;
        //alert("inframe的高度:"+bodyHeight+", 被包围页面的高度:"+elementHeight);    
        var height=Math.max(bodyHeight,elementHeight);
        iframe.height=height;    
     }
     catch(ex)
     {
        
     }
     window.setInterval("SetIframeHeight",300);//主要解决被包含页面要做DOM动态操作,有可能带来性能的影响
 }

 

 

但是,如果自己把iframe的高度设置很大,比被包围页面的高度要大,这时网页的下面还是会出现空白,所以在设置iframe高度时要尽量设置小些。但觉得主要兼容主流浏览器即可,即写成下面:

 

 

 function SetIframeHeight()   //在我电脑和同学电脑IE 6.0     IE 8.0    Firefox 3.5.3下测试通过,不知道别人测试能否通过不
 {
     var iframe=document.getElementById("main");
     
     try
     {
         iframe.contentWindow.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Height; 
     }
     catch(ex)
     {
        
     }
     window.setInterval("SetIframeHeight",300);//主要解决被包含页面要做DOM动态操作,有可能带来性能的影响
 }

 

 

不过我觉得写的人自己去权衡吧,呵呵

网上还有一种常用的做法: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输入你希望根据页面高度自动调整高度的iframe的名称的列表 
//用逗号把每个iframe的ID分隔. 例如: ["myframe1", "myframe2"],可以只有一个窗体,则不用逗号。 
//定义iframe的ID 
var iframeids=["test"]; 
//如果用户的浏览器不支持iframe是否将iframe隐藏 yes 表示隐藏,no表示不隐藏 
var iframehide="yes"; 
function dyniframesize() 
{ 
var dyniframe=new Array() 
for (i=0; i<iframeids.length; i++) 
{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 
{ 
//自动调整iframe高度 
dyniframe[dyniframe.length]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frameids[i]); 
if (dyniframe[i] && !window.opera) 
{ 
dyniframe[i].style.display="block"; 
if (dyniframe[i].contentDocument && dyniframe[i].contentDocument.body.offsetHeight) //如果用户的浏览器是NetScape 
dyniframe[i].height = dyniframe[i].contentDocument.body.offsetHeight; 
else if (dyniframe[i].Document && dyniframe[i].Document.body.scrollHeight) //如果用户的浏览器是IE 
dyniframe[i].height = dyniframe[i].Document.body.scrollHeight; 
} 
} 
//根据设定的参数来处理不支持iframe的浏览器的显示问题 
if ((document.al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 && iframehide=="no") 
{ 
var tempobj=document.all? document.all[iframeids[i]]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frameids[i]); 
tempobj.style.display="block"; 
} 
} 
} 
if (window.addEventListener)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dyniframesize, false); 
else if (window.attachEvent)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dyniframesize); 
else 
window.onload=dyniframesize; 
</script> 

 

 

 原理是在iframe所在页面不断扫描iframe包含文档的内容高度并改变iframe自身高度,不知对页面速度和系统资源占用是否有影响。

如果要做到各种浏览器都兼容觉得有点难度,请问高手们还有其他好的方法?能解决IE6,IE7,IE8,Firefox,Opera等浏览器下的兼容性问题。

(转自:http://www.cnblogs.com/liguangxi8/archive/2010/01/02/1637984.html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Kotlin语言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方面的特性和优势,结合详细的代码案例,展示了Kotlin的核心技巧和应用场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解释了它们如何简化集合操作和回调函数处理。接着,详细讲解了Kotlin Multiplatform(KMP)的实现方式,包括共享模块的创建和平台特定模块的配置,展示了如何通过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最后,文章总结了Kotlin在Android开发、跨平台移动开发、后端开发和Web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指出Kotlin将继续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 适合人群:对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Kotlin初学者和中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Kotlin中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②掌握Kotlin Multiplatform的实现方式,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③了解Kotlin在不同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为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代码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Kotlin的函数式编程特性和跨平台开发能力。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代码案例,以加深理解和掌握。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历史速度命令(HVC)增强仿射编队机动控制性能的方法。论文提出了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全面评估HVC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易于测试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延迟参数与跟踪误差关系的显式不等式。研究为两轮差动机器人(TWDRs)群提供了系统的协调编队机动控制方案,并通过9台TWDRs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稳定性和综合性能改进。此外,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仿射编队控制类、HVC增强、稳定性条件检查以及仿真实验。代码不仅实现了论文的核心思想,还扩展了邻居历史信息利用、动态拓扑优化和自适应控制等性能提升策略,更全面地反映了群体智能协作和性能优化思想。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群体智能、机器人编队控制、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对系统性能的提升;②掌握仿射编队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③学习如何通过引入历史信息(如HVC)来优化群体智能系统的性能;④探索中性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帮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仿射编队控制技术。代码结构清晰,涵盖了从初始化配置、控制律设计到性能评估的各个环节,并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工具,便于理解和分析系统性能。通过阅读和实践,读者可以深入了解HVC增强仿射编队控制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