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资产重组日益增多的今天,对于资产重组类ERP项目的实施,有哪些事项需要引起重点关注呢?本文从项目的实施重点、账套组织架构形式、内部往来方案、全局性编码方案四方面进行了探讨。
资产重组一直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对于企业来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追求资本增值,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在ERP系统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企业的资产重组必然伴随着ERP系统的重组,那么,ERP系统将如何应对企业的重组呢?ERP系统重组类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引起特别关注呢?
笔者作为ORACL的ERP系统实施财务顾问,有幸参加过几次大型企业重组项目的实施,下面,本人从财务顾问的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一些重组项目的实施体会:
1、对于重组类的项目,首先要有一个全局的观念,要明确项目的重组实质、实施范围、实施内容、实施重点。
企业的资产重组,主要可分为内部重组和外部重组。
内部重组是指企业将其内部资产进行优化组合,重新调整和配置,不涉及法人实体的变化。例如某公司出于内部考核的需要,实行法人主体下内部虚拟公司化运作,在原公司内部成立工厂、营销公司。工厂对产品生产成本、资产风险和经营利润负责;营销公司对规模、销售质量和资产风险负责,对预算成本下的利润负责;工厂按照销售公司需求计划组织生产。对于此类型的重组,要重点关注内部考核内容上的变化,特别是责任制考核报表的要求。
外部重组是指企业或企业之间通过资产的买卖(收购、兼并)、互换等形式,剥离不良资产、配置优良资产,此类重组涉及法人实体的变化,其法律实质就是资产买卖。例如某公司资本出资收购了另一公司,又或者是两公司合资成立另一公司。此类重组需要对原有经营模式进行优化,建立共享的信息平台,重点考虑对外报送报表的需求。
还有两种类型兼有的重组,则要兼顾内外部的需求。
不论哪种重组,实施伊始,就要明确要项目的重组实质、实施范围、实施内容、实施重点,做一个整体的规划。
2、要明确重组后企业的组织架构及核算体系,针对不同的核算体系,采用不同的账套组织架构进行管理。
涉及重组的项目一般都有多个会计核算主体, ORACLE ERP系统对于多组织核算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多账套多组织的结构;二是单账套多组织结构,这两种结构在核算方式上有哪些优缺点呢,我们列表分析如下:
从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之处,多账套多组织结构的独立性、灵活性更强,但共享的数据较少。单账套多组织结构共享的数据多,但管理上要求更高,各组织业务要求同步。无论哪种方式,合并的工作都不可避免,但不同之处在于,多账套多组织结构需要建立合并账套进行合并,单账套多组织结构则可在同一账套中操作,相对简单一些。
例如某集团公司,属下有多个产品公司,计划、采购、车间、仓库、财务上完全独立,而且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这种情况就适合采用多账套多组织的组织架构,确保各公司业务操作独立,财务数据完全屏蔽。
又如集团公司的A产品公司,由于内部考核的需要,将公司内成立营销公司、工厂、职能部,各单位独立核算。由于是同一法人主体,各单位在组织架构、核算要求上有很多共同之处,这种情况一般采用单账套多组织的组织架构,既保证了业务、财务操作的独立,而且能保证更多的数据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们在日常业务中,一般是按法人实体作为一个账套管理,不同法人组织之间采用多账套多组织的方式;同一法人实体内部的核算单位,采用单账套多组织的形式。但各个企业的管理要求不同,也可根据实际业务,将两者结合,灵活运用。
3、企业重组后,要重点关注内部往来的实现方式及内部结算方式,进行合理的内部合并抵销。
企业重组后,必然会涉及到复杂的内部往来业务,内部往来包括内部资金的调拨、内部的交易、内部费用划转等业务,对于内部往来引起的的合并抵销,主要有以下几类:
1)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2)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3)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4)其他内部的抵销:包括固定资产、盈余公积等科目抵销。
其中第1、2、4点的抵销业务相对简单,直接手工抵销就行了,本文不作分析,而第3点的抵销就较复杂,简要分析如下。
针对不同的内部结算方式,有不同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方法,目前常见的内部结算方式主要有两种:
1)产品对外销售实现时,同时进行内部结算。
2)产品交货时,进行内部结算。
原文网址: http://www.chinasie.com/newsie/zyjj_view.asp?id=421
资产重组一直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对于企业来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追求资本增值,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在ERP系统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企业的资产重组必然伴随着ERP系统的重组,那么,ERP系统将如何应对企业的重组呢?ERP系统重组类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引起特别关注呢?
笔者作为ORACL的ERP系统实施财务顾问,有幸参加过几次大型企业重组项目的实施,下面,本人从财务顾问的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一些重组项目的实施体会:
1、对于重组类的项目,首先要有一个全局的观念,要明确项目的重组实质、实施范围、实施内容、实施重点。
企业的资产重组,主要可分为内部重组和外部重组。
内部重组是指企业将其内部资产进行优化组合,重新调整和配置,不涉及法人实体的变化。例如某公司出于内部考核的需要,实行法人主体下内部虚拟公司化运作,在原公司内部成立工厂、营销公司。工厂对产品生产成本、资产风险和经营利润负责;营销公司对规模、销售质量和资产风险负责,对预算成本下的利润负责;工厂按照销售公司需求计划组织生产。对于此类型的重组,要重点关注内部考核内容上的变化,特别是责任制考核报表的要求。
外部重组是指企业或企业之间通过资产的买卖(收购、兼并)、互换等形式,剥离不良资产、配置优良资产,此类重组涉及法人实体的变化,其法律实质就是资产买卖。例如某公司资本出资收购了另一公司,又或者是两公司合资成立另一公司。此类重组需要对原有经营模式进行优化,建立共享的信息平台,重点考虑对外报送报表的需求。
还有两种类型兼有的重组,则要兼顾内外部的需求。
不论哪种重组,实施伊始,就要明确要项目的重组实质、实施范围、实施内容、实施重点,做一个整体的规划。
2、要明确重组后企业的组织架构及核算体系,针对不同的核算体系,采用不同的账套组织架构进行管理。
涉及重组的项目一般都有多个会计核算主体, ORACLE ERP系统对于多组织核算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多账套多组织的结构;二是单账套多组织结构,这两种结构在核算方式上有哪些优缺点呢,我们列表分析如下:
从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之处,多账套多组织结构的独立性、灵活性更强,但共享的数据较少。单账套多组织结构共享的数据多,但管理上要求更高,各组织业务要求同步。无论哪种方式,合并的工作都不可避免,但不同之处在于,多账套多组织结构需要建立合并账套进行合并,单账套多组织结构则可在同一账套中操作,相对简单一些。
例如某集团公司,属下有多个产品公司,计划、采购、车间、仓库、财务上完全独立,而且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这种情况就适合采用多账套多组织的组织架构,确保各公司业务操作独立,财务数据完全屏蔽。
又如集团公司的A产品公司,由于内部考核的需要,将公司内成立营销公司、工厂、职能部,各单位独立核算。由于是同一法人主体,各单位在组织架构、核算要求上有很多共同之处,这种情况一般采用单账套多组织的组织架构,既保证了业务、财务操作的独立,而且能保证更多的数据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们在日常业务中,一般是按法人实体作为一个账套管理,不同法人组织之间采用多账套多组织的方式;同一法人实体内部的核算单位,采用单账套多组织的形式。但各个企业的管理要求不同,也可根据实际业务,将两者结合,灵活运用。
3、企业重组后,要重点关注内部往来的实现方式及内部结算方式,进行合理的内部合并抵销。
企业重组后,必然会涉及到复杂的内部往来业务,内部往来包括内部资金的调拨、内部的交易、内部费用划转等业务,对于内部往来引起的的合并抵销,主要有以下几类:
1)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2)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3)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4)其他内部的抵销:包括固定资产、盈余公积等科目抵销。
其中第1、2、4点的抵销业务相对简单,直接手工抵销就行了,本文不作分析,而第3点的抵销就较复杂,简要分析如下。
针对不同的内部结算方式,有不同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方法,目前常见的内部结算方式主要有两种:
1)产品对外销售实现时,同时进行内部结算。
2)产品交货时,进行内部结算。
原文网址: http://www.chinasie.com/newsie/zyjj_view.asp?id=421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25533643/viewspace-69061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25533643/viewspace-6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