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滤器出现的理由
理论上只要有了servlet,我们就可以实现我们任何想要的功能,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每个servlet的开头都会写上这样几句话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PrintWriter out = response.getWriter();
且不说每个servlet写上这么几句让人很恼火,万一要是项目后期要修改字符编码,这不是让人崩溃的一件事情吗?解决的方案就是使用过滤器。
二,对于字符编码的处理方案
编写一个过滤器,将字符编码的字符串存在web。xml文件中,在过滤器中读取filter中的init param参数即可,以后修改也只需要修改web。xml文件
<filter>
<init-param>
<param-name>charencoding</param-name>
<param-value>utf-8</param-value>
</init-param>
<filter-name>CharacterFilter</filter-name>
<filter-class>cn.itcast.com.Filter.CharacterFilter</filter-class>
</filter>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CharacterFilter</filter-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filter-mapping>
三 过滤器的基本细节
实现三个方法:
1、在使用过滤器之前由web容器调用。
public void init(FilterConfig filterConfig){#125_word__
filterConfig 为 FilterConfig 接口的对象。
FilterConfig 接口中的方法分别为:
getFilterName(): 返回部署描述中定义的过滤器名称。
getInitParameter(String name):将命名初始化参数的值作为字符串返回。
getInitParameterNames():返回<filter>元素中定义的init参数的名称的字符串枚举。
getServletContext():返回过滤器或Servlet的ServletContext。
2、过滤器方法,每当传递请求或响应时有web容器调用。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arg0, ServletResponse arg1, FilterChain arg2){#125_word__
ServletRequest 定义一个对象,将客户请求提交给servlet。
ServletResponse 定义一个对象,帮助servlet将响应发送给用户。
FilterChain 用于调用过滤器链,如果调用的过滤器是链中的最后一个过滤器,则会调用web资源。
3、释放资源方法(可以不实现)在停止过滤器之后由容器调用:
public void destroy();
4:在 web.xml 加上节点:
<filter>
<filter-name>过滤器的名字,也就是Class的名字,如:myFilter</filter-name>
<filter-class>过滤器属于的类名,如:myPackage.myFilter</filter-class>
</filter>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过滤器的名字,也就是Class的名字,如:myFilter</filter-name>
<url-pattern>
学习总结:过滤器的使用,并不仅仅是简化操作,更是一种简洁紧凑的程序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