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df命令
df命令用来查看已挂载磁盘的总容量、使用容量、剩余容量。
第一列磁盘分区名字
第二列磁盘总大小。单位KB
第三列磁盘已用大小
第四列磁盘剩余大小
第五列磁盘使用的百分比。当达到80%到90%时,需要关注是否需要添加新的磁盘
第六列为挂载点。磁盘必须挂载到目录下才能读写。-h
:表示使用合适的单位显示1000Byte(字节)=1KB
1000KB=1MB
1000MB=1GB
1000GB=1TB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磁盘名中带有tmpfs的都为临时的文件系统,在该文件系统中写入的数据,关机后是会消失的。如果写入数据到/dev/shm目录中,速度会非常快。大小为物理内存的一般。
使用free命令查看sawp分区的使用情况。
total表示总大小。单位为KB
free表示剩余大小。-i
:表示查看indoes的使用情况,如果已用100%,那么即使磁盘空间有富余,也会提示磁盘空间已满。磁盘分区后,进行格式化的过程就是在创建indoes。inodes多少与磁盘空间大小有关。
df -m //以MB为单位进行
df -i //查看indoes的使用情况
df -h //已合适的单位进行显示
4.2 du命令
du命令用来查看某个目录或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加任何选项,默认显示单位为KB
磁盘会划分为多个块,每一个块的大小均为4KB,当某个文件小于4KB的时候,依然会占用一个块。那这个块中就不会在写入其他的数据了。
du -a /root/ //表示root目录下全部文件和目录大小列出来。默认单位KB
如果不加任何选项和参数,则只会列出当前目录的大小(包含子目录)
-s //只列出总和
-h //系统自动调节单位
,通常一起使用。
4.3-4.4 磁盘分区(上,下)
- 给虚拟机添加一块新的磁盘
一直单击下一步,到设置新添加的磁盘大小,完成。
fdisk -l //显示当前系统中已经使用的磁盘
服务器上支持热插拔,新添加的磁盘直接插上就能识别。但虚拟机上不行识别,需要重启系统后才能被识别
fdisk命令是Linux下磁盘的分区工具,它的分区格式为MBR,特点是,最多分4个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磁盘大小不能超过2T
-fdisk /dev/sdb //对sdb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其中标记的几个地方是常用选项。
n add a new partition (添加一个新的分区)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打印分区表)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将表写入磁盘和退出)
d delete a partition(删除一个分区)
(1)先P查看分区表,在n添加新的分区,会出现选择主分区(p)与扩展分区(e)。
(2)创建主分区,并指定大小
(3)创建4个主分区后,再次创建分区,会提示If you want to create more than four partitions, you must replace a
(如果您想要创建超过4个分区,那么必须替换一个分区
primary partition with an extended partition first.
首先使用扩展分区的主分区。)
(4)如果还想创建分区,就必须删除一个主分区,再创建一个扩展分区。Id号是查看分区类型的,主分区或者逻辑分区都为83 。扩展分区Id号为5。
(5)再次创建分区时,就没有选择了,而是只能以逻辑分区来划分。把扩展分区的空间大小使用完就不能再创建新的分区了。
(6)删除主分区时,需要指定分区号(如删除sdb1分区,直接输入1即可),但是当删除逻辑分区时,分区号只不能有间隔的。 输入q,就可以不保存退出。
(7)如果第一个分区是划分的扩展分区,那么再创建新的分区时,就只可以选择是主分区(p)还是逻辑分区(l)
(8)1-4的分区号是给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使用的,允许它们之间有间隔分区号。逻辑分区的分区号一定是从5开始的,并且是连续的。
(8)当删除扩展分区后,那么划分的逻辑分区也将被删除。
parted分区GPT格式
GPT分区格式,它没有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之分,在一块磁盘上最多可以分128个分区出来,支持大于2T的分区,最大卷可达18EB。
当在命令行输入parted后,进入parted命令的交互模式。输入help会显示帮助信息
1、check 简单检查文件系统。建议用其他命令检查文件系统,比如fsck
2、help 显示帮助信息
3、mklabel 创建分区表, 即是使用msdos(MBR)还是使用gpt,或者是其他方式分区表
4、 mkfs 创建文件系统。该命令不支持ext3 格式,因此建议不使用,最好是用parted分好区,然后退出parted交互模式,用其他命令进行分区,比如:mkfs.ext3
5、mkpart 创建新分区。
格式:mkpart PART-TYPE [FS-TYPE] START END
PART-TYPE 类型主要有primary(主分区), extended(扩展分区), logical(逻辑区). 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只对msdos。
fs-type 文件系统类型,主要有fs32,NTFS,ext2,ext3等
start end 分区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6、mkpartfs 建立分区及其文件系统。目前还不支持ext3文件系统,因此不建议使用该功能。最后是分好区后,退出parted,然后用其他命令建立文件系统。
7、print 输出分区信息。该功能有3个选项,
free 显示该盘的所有信息,并显示磁盘剩余空间
number 显示指定的分区的信息
all 显示所有磁盘信息
8、resize 调整指定的分区的大小。目前对ext3格式支持不是很好,所以不建议使用该功能。
9、rescue 恢复不小心删除的分区。如果不小心用parted的rm命令删除了一个分区,那么可以通过rescue功能进行恢复。恢复时需要给出分区的起始和结束的位置。然后parted就会在给定的范围内去寻找,并提示恢复分区。
10、rm 删除分区。命令格式 rm number 。如:rm 3 就是将编号为3的分区删除
11、select 选择设备。当输入parted命令后直接回车进入交互模式是,如果有多块硬盘,需要用select 选择要操作的硬盘。如:select /dev/sdb
12、set 设置标记。更改指定分区编号的标志。标志通常有如下几种:boot hidden raid lvm 等。
boot 为引导分区,hidden 为隐藏分区,raid 软raid,lvm 为逻辑分区。
如:set 3 boot on 设置分区号3 为启动分区
注:以上内容为parted常用的功能,由于该工具目前对ext3支持得不是很好,因此有些功能无法应用,比如move(移动分区)和resiz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