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个想法,把一群厉害的人聚集在一起,看看我们到底能做成什么,能成就什么!...

本文探讨了程序员的真实角色,区分了程序员与码农的概念,强调了程序员的创造力与专业性。作者分享了个人的工作态度与精力分配,分为技术主导与工作平衡两类,并邀请有志之士共同探索技术新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其实很多人对程序员的理解有偏差,总觉的程序员就是码农,亦或者是软件工程职称系列里的初级职称。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首先程序员不是码农,码农顾名思义“代码搬运工”,是指大量复制粘贴还没有入门的cv工程师(ctrl+c,ctrl+v),而真正的程序员(英文Programmer)是指从事程序开发、维护的专业人员负责程序设计和程序编码。其实我也不想称自己程序员!我也想换个称谓,至少不用吧啦吧啦解释这么多,但是在成为架构师水平之前我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称谓。其实在中国很多别的行业也是这样,水平要么最低,要么最高,不高不低又没有合适的称谓总是不被人们所理解。

        程序员应该是最有创意的一个群体,但很多人却一直入不了门,打不开这个世界,我一直在尝试想帮一些比较接近这个大门的人引导他们进来,我想汇集很多这样的人,因为我相信我们在一起会探索出更多新奇的事情在这里不只是狭义的指写代码,我在单位亦师亦友的领导给我说过,开发程序团队才更有效率,不主张我单打独斗,其实我又何尝不想,但是我所需要的伙伴绝对不是吃瓜群众。观点没有高低最重要的是碰撞,但是很多人不愿意做价值输出。亦或者是什么都不想思考又想写出好的程序,做出好的效果的系统或者软件。而且太在意面子,无法做到实事求是,谦虚下问,虚心学习,总是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事。甚至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加入这个圈子,觉得写代码很low,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是一类人所致。

        以目前我工作我所接触的人我大概分成三类,

        第一类以我为例子,我是崇尚技术,把技术当成理想,将技术应用工作的同时也将学习技术所获得的附带收获也应用到工作的业务里,用学习技术所领悟的高效学习方式去学习工作的业务知识,用技术中灵活思考方式去思考工作业务的流程,用对技术的专注力去应用到对工作的态度上。我的精力构成=90%(技术)+10%(生活),其中这90%包含了对工作的整合以及将它和技术揉合到一起,从整体来看的话是技术推动工作,但是因为我对技术的热情偏高,所以为了不耽误工作,我只能将生活所占精力的百分比大幅度降低,将前者提升到极限值。

        第二类上班就是混日子在这里不做讨论分析,毕竟人各有志。

        最后一类还算说的过去。精力构成=50%(工作)+50%(生活),其中工作的50%里技术大概占30%,因为工作中还有别的地方需要耗费精力,他们是用对工作的热情推动技术的学习。单从技术成长的角度看,因为技术的整体占比比较低这样对技术的成长速度必然会放慢,专精度也会大幅度降低。从整体来看的话是全面发展,这种方式最终的整体收益我没尝试过所以不做结论说明,但是我觉得相比与我的精力分配方式大概意义上就是单核和多核的区别,简单来说单核工作者就是在一定时间计量单位内只做一次事情,投入最大程度的专注做好做精,完成后再执行下一件。而多核则是在一定时间计量单位内,把精力按比例进行分配同时做多项事情。不过目前行业很多特别厉害的程序员和架构师还是单核工作者,所以我就我个人而言还是觉得单核工作法效率会高一些。

        所以说了这么多,当你看到这里就应该明白我是什么意思了,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还算能得到你的认可,或者说是你是我这类人,又或者你想成为我这类人,那么可以考虑加入我,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思考很多新奇的事情。没有任何技术基础也没有关系,只有你有想法,有热情,你也是跟我一样的技术崇尚者,你也有和我相同的理想,那我们就是志同道合的同志。

        我一直有个想法,把一群厉害的人聚集在一起,看看我们到底能做成什么,能成就什么!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3939088/blog/301225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