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Window System

本文介绍了 X Window System 的架构及其组成部分,包括 X Server、X Client、Window Manager 和 Display Manager 的作用。详细阐述了各组件如何协同工作,以及 X Window 的启动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自 http://vbird.dic.ksu.edu.tw/linux_basic/0590xwindow_1.php

X Window System

主要组件: X Server/X Client/Window Manager/Display Manager

X Window System 的架构
图 1.2.1、 X Window System 的架构


X Server 的重点就是在管理用户端的硬件,包括接受键盘/鼠标等设备的输入资讯,并且将图形绘制到萤幕上 (请注意上图的所有组件之间的箭头指示)

X Client (就是 X 应用程序) 就很重要啦!他主要提供的就是告知 X Server 要绘制啥东西。


X Server 用户端的操作系统与 X client 的沟通示意
图 1.2.2、 X Server 用户端的操作系统与 X client 的沟通示意


Window Manager(窗口管理员)也是 X client ,只是他主要在负责全部 X client 的控管,还包括提供某些特殊的功能,例如:

  • 提供许多的控制元素,包括工作列、背景壁纸的配置等等;
  • 管理虚拟壁纸 (virtual desktop);
  • 提供窗口控制参数,这包括窗口的大小、窗口的重叠显示、窗口的移动、窗口的最小化等等。
我们常常听到的 KDE, GNOME, XFCE 还有簡易到爆的 twm 等等,都是一些窗口管理员的专案计画啦!


Display Manager:提供登陆需求


X Window 的启动流程:

启动 X Window System 时,必须要先启动管理硬件与绘图的 X Server ,然后才加载 X Client 。基本上,目前都是使用 Window Manager 来管理窗口介面风格的。

可以透过登陆本机的文字介面后,输入 startx 来启动 X 窗口;也能够透过 display manager (如果有启动 runlevel 5) 提供的登陆画面,输入你的帐号口令来登陆与取得 X 窗口的!

事实上启动 X 的是 xinit 这支程序, startx 仅是在帮忙找出配置值而已!那么 startx找到的配置值可用顺序为何呢?基本上是这样的:

  • X server 的参数方面:
    1. 使用 startx 后面接的参数;
    2. 若无参数,则找寻使用者家目录的文件,亦即 ~/.xserverrc
    3. 若无上述两者,则以 /etc/X11/xinit/xserverrc
    4. 若无上述三者,则单纯运行 /usr/bin/X (此即 X server 运行档)

  • X client 的参数方面:
    1. 使用 startx 后面接的参数;
    2. 若无参数,则找寻使用者家目录的文件,亦即 ~/.xinitrc
    3. 若无上述两者,则以 /etc/X11/xinit/xinitrc
    4. 若无上述三者,则单纯运行 xterm (此为 X 底下的终端机软件)


### 如何离线安装 X Window System 要实现 X Window System 的离线下安装,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 准备阶段 为了完成离线环境中的 X Window System 安装,首先需要准备必要的软件包及其依赖项。可以通过在线机器上运行命令来获取这些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目标设备。 在具备网络连接的环境中,执行以下操作以收集所需的 RPM 或 DEB 文件(具体取决于使用的 Linux 发行版)。对于基于 Red Hat 的系统,可使用 `yum` 或 `dnf` 工具下载所需的所有二进制文件以及其依赖关系[^1]。 ```bash sudo yum install --downloadonly --downloaddir=/path/to/save/packages xorg-x11-server-Xorg ``` 上述命令会将 X Window Server 及其所有必需组件保存至指定目录 `/path/to/save/packages` 中。之后,通过 USB 驱动器或其他介质将此路径下的内容复制到无网的目标计算机。 #### 执行安装过程 一旦所有的 rpm 包被成功转移到脱机站点,则利用本地存储库来进行实际部署成为可能。创建临时 YUM 存储库指向已转移过来的数据集,并指示操作系统从此位置加载资源而不是尝试访问互联网地址。 设置新的仓库配置文件位于 `/etc/yum.repos.d/offline.repo` ,内容如下所示: ```ini [offline] name=Offline Repository baseurl=file:///path/to/mounted/usb/packages enabled=1 gpgcheck=0 ``` 这里假设 USB 设备挂载点为 `/path/to/mounted/usb` 。调整好参数后即可正常调用标准包管理工具实施最终装配工作。 ```bash sudo yum --disablerepo="*" --enablerepo="offline" install xorg-x11-server-Xorg ``` 如果是在 Debian 类型的操作系统里进行相同任务的话,那么应该考虑采用 apt-get 命令搭配 dpkg 解决方案组合拳出击解决问题。先期同样需确保拥有完整的 .deb 软件集合连同它们各自的附属品一起打包带走;接着依照官方文档指引一步步推进直至达成既定目的为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