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rtc中的video rtp packet 接收组包过程

101 篇文章 ¥29.90 ¥99.00
本文介绍了WebRTC在接收视频RTP包后,如何进行解析、组包以及缓存的过程。主要涉及PhysicalSocket实现的UDP数据接收,RtpReceiverImpl的处理流程,包括RTPHeader解析、VideoReceiveStream::OnCompleteFrame中的H264帧处理,以及视频缓存队列PacketBuffer和FrameBuffer的使用。解析后的数据经过PacketBuffer插入,当形成完整H264帧时回调OnReceivedFrame,最终在FrameBuffer中进行解码显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当前版本为webrtc58;

 

一:webrtc中,接收视频packet的基本过程是(这里说的的H264,vp8和vp9是一样的过程,在解析后会判断类型,构造RtpDepacketizer): 

//接收 video rtp_packet

通过 class PhysicalSocket : public AsyncSocket, public sigslot::has_slots<> ,真正实现网络UDP数据发送,接收;

 

// rtp packet 解析 为 RTPHeader +  ParsedPayload  ->   构造 WebRtcRTPHeader  ->  构造 VCMPacket -> packet_buffer_->InsertPacket(&packet)

bool RtpReceiverImpl::IncomingRtpPacket   ->   int32_t RTPReceiverVideo::ParseRtpPacket  ->   int32_t RtpStreamReceiver::OnReceivedPayloadData

 

// video rtp packet ->  h264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在WebRTC Native开发中如何获取接收到的编码数据。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WebRTC的整体架构,特别是与数据接收相关的部分。WebRTC的数据传输主要涉及音视频流的处理,编码后的数据通常通过RTP传输,接收端需要解、解码等步骤。 用户的问题是如何获取这些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可能需要从接收端的回调或接口入手。记得WebRTC中有各种观察者(Observer)和回调函数,比如在VideoReceiveStream或者RtpReceiver中可能会有相关的回调设置。 接下来,要考虑具体的实现步骤。首先,可能需要注册一个回调,当接收到编码帧时触发。例如,在VideoFrame中,可能有EncodedImage这样的结构体,里面含编码后的数据。需要找到对应的接口,比如rtc::VideoSinkInterface<RecordableEncodedFrame>,或者使用SetFrameDecryptor或SetDepacketizerToDecoderCallback等方法。 另外,可能涉及到RtpPacketReceived接口,通过重载OnRtpPacket方法获取原始的RTP,然后解析出负载数据,也就是编码后的数据部分。但这样可能需要手动处理RTP头,提取有效载荷。 还需要注意不同版本的WebRTC可能有不同的API,比如旧版本和新版本在回调接口上可能有所变化。此外,编码数据可能分为不同的轨道,比如音频和视频,处理方式可能不同,需要分别处理。 用户可能需要具体的代码示例,所以需要给出关键步骤的代码片段,比如实现回调接口,注册观察者,处理接收到的数据等。同时要提醒用户注意线程安全和数据生命周期的管理,避免悬挂指针或内存泄漏。 最后,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让用户能够逐步实现获取编码数据的功能。同时,验证提到的API和接口是否准确,可能需要查阅最新的WebRTC文档或源代码确认,确保信息的正确性。</think>在WebRTC Native开发中,获取接收到的编码数据需要通过回调机制实现。以下是分步骤的实现方法: ### 一、核心原理 WebRTC通过`webrtc::VideoDecoder`和`webrtc::AudioDecoder`处理编码数据,接收端数据流路径: RTP -> Jitter Buffer -> 解码回调 -> 渲染 ### 二、视频编码数据获取 #### 方法1:实现`rtc::VideoSinkInterface<EncodedImage>` ```cpp class EncodedFrameObserver : public rtc::VideoSinkInterface<webrtc::EncodedImage> { public: void OnFrame(const webrtc::EncodedImage& encoded_image) override { // 获取编码后的H.264/VP8/VP9等数据 const uint8_t* data = encoded_image.data(); size_t size = encoded_image.size(); // 处理数据... } }; // 注册观察者 video_receive_stream_->AddEncodedSink(&encoded_frame_observer); ``` #### 方法2:使用`SetDepacketizerToDecoderCallback`(新版本API) ```cpp video_receive_stream_->SetDepacketizerToDecoderCallback( [](std::unique_ptr<webrtc::RtpFrameObject> frame) { const webrtc::EncodedImage& encoded_image = frame->GetEncodedImage(); // 处理数据... return true; }); ``` ### 三、音频编码数据获取 ```cpp class AudioEncodedFrameObserver : public webrtc::AudioDecoder::EncodedAudioFrameObserver { public: void EncodedAudioFrame( const uint8_t* encoded_data, size_t encoded_len, const webrtc::AudioDecoder::SpeechType speech_type) override { // 处理Opus/AAC等编码数据 } }; // 注册观察者 audio_decoder_factory_->AddObserver(&audio_encoded_observer); ``` ### 四、原始RTP数据获取 ```cpp class RtpPacketSink : public webrtc::RtpPacketSinkInterface { public: void OnRtpPacket(const webrtc::RtpPacketReceived& packet) override { const uint8_t* payload = packet.payload().data(); size_t payload_length = packet.payload_size(); // 获取原始RTP负载数据 } }; // 注册到RtpReceiver rtp_receiver_->RegisterRtpPacketSink(&rtp_packet_sink); ``` ### 五、关键注意事项 1. **线程安全**:回调可能发生在worker线程,需要同步机制 2. **数据生命周期**:EncodedImage.data()指针仅在回调期间有效 3. **格式判断**:通过`codec_type`区分H.264/VP8/VP9等编码格式 4. **时间戳处理**:使用`encoded_image.Timestamp()`获取RTP时间戳 ### 六、典型应用场景 1. 视频录制(不经过解码) 2. 云端转码处理 3. 网络质量监测 4. 加密内容分析 建议参考WebRTC源码中的`video_stream_decoder_impl.cc`和`audio_receive_stream.cc`模块,这些是实现数据接收的核心模块。不同WebRTC版本API可能有差异,建议使用M84及以上版本保持接口稳定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hinabinla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