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始化
(1)全局初始化:包括获取扫描次序列表scanorder,初始化符号矩阵flagMat,创建以下几个空表:重要系数重构列表recvalue,量化器编号列表rIlist,上一次解码用到的辅扫描表quantiflagOld。
(2)每级扫描的初始化:获取本级解码需要的主扫描表scancode和辅扫描表quantiflag。创建解码矩阵DecodeMat,量化符号列表编号qrNum,主扫描表扫描编号scNum。
2、构造逆量化器
(1)逆量化器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量化值部分,与编码程序中的量化器函数代码相同;二是量化器编号列表rIlist的构造,这个是难点和重点,把它构造出来,才能解码出重要系数的数值。
(2)以下是编码过程中经过4次扫描产生的辅扫描表quantiflag和量化器编号列表rIlist:
Q:0 1 1
R:1 1 1
Q:1 1 1 1 0 0 0 1 1 0
R:2 3 3 1 1 1 1 1 1 1
Q:1 0 1 1 0 1 0 0 1 0 0 1 1 0 0 1 1 0 0 0 1 0 1 0 1 0 0 1 0 1 0 1 1 0 0 0 1 1 0
R:5 7 7 3 2 2 2 3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Q:0 1 1 1 0 0 1 0 0 1 1 0 0 0 1 0 0 1 1 1 1 0 0 1 0 0 1 0 1 0 1 1 1 0 0 0 0 0 1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0 1……
R:11 14 15 7 4 5 4 6 7 4 2 3 3 2 2 3 3 2 2 2 3 2 3 2 3 2 2 3 2 3 2 3 3 2 2 2 3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
以第一级扫描产生的三个量化符号(0,1,1)为例,其编号列表为(1,1,1),在随后的第2、3、4级分解后,量化符号相继变化为(1,1,1)、(1,0,1)、(0,1,1),编号列表相继变化为(2,3,3)、(5,7,7)、(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