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本层的IO_STACK_LOCATION拷贝到下一层的两种方法

本文探讨了在Windows驱动程序开发中复制IRP堆栈位置的两种常见方法:使用IoCopyCurrentIrpStackLocationToNext宏与手动复制。重点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及其潜在风险,特别是关于CompletionRoutine和Context成员的处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方法一:调用MS提供的标准方法IoCopyCurrentIrpStackLocationToNext(推荐使用此方法)
方法二:

PIO_STACK_LOCATION IrpSp;    
PIO_STACK_LOCATION NextIrpSp;    
   
IrpSp = IoGetCurrentIrpStackLocation(Irp);    
NextIrpSp = IoGetNextIrpStackLocation(Irp);    
   
*NextIrpSp = *IrpSp;    
   
return IoCallDriver(NextDeviceObject, Irp); 

 

两种方法都挺常用,但是今天再看DDK中一篇OSR的分析文章里提到一个采用方法二可能会导致的一个很隐蔽的BUG
方法二把本层(La)的整个IO_STACK_LOCATION都拷贝到了下一层(Lb),而IO_STACK_LOCATION中有两个成员CompletionRoutine、Context,即完成例程和完成例程的上下文参数。也就是说方法二会让Lb层拥有这两个原本不一定会属于它的成员。如果这两个成员都是NULL,那还好。一旦这两个成员有有效的内容,那么就会导致"an eventual blue screen"。


再反观方法一IoCopyCurrentIrpStackLocationToNext(...),在Ntddk.h有,有这个“函数”的定义:

#define IoCopyCurrentIrpStackLocationToNext( Irp ) { /    
    PIO_STACK_LOCATION __irpSp;        /    
    PIO_STACK_LOCATION __nextIrpSp;    /    
    __irpSp = IoGetCurrentIrpStackLocation( (Irp) );     /    
    __nextIrpSp = IoGetNextIrpStackLocation( (Irp) );    /    
    RtlCopyMemory(__nextIrpSp, __irpSp, FIELD_OFFSET(IO_STACK_LOCATION, CompletionRoutine)); /      
    __nextIrpSp->Control = 0; }   


  原来这是个宏,重点看RtlCopyMemory调用的最后一个参数:这个宏只拷贝了CompletionRoutine成员之前的部分

方法一、方法二的区别就在这里。而实际上后者相对于前者,并没有什么优点,所以还是尽量使用方法一比较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