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racle 19C V$SESSION_CURSOR_CACHE 动态性能视图详解
1. ✨ 视图概述与作用
V$SESSION_CURSOR_CACHE 是 Oracle 19C 中提供会话级别游标缓存详细信息的动态性能视图。它展示了每个会话的游标缓存状态和使用情况,为DBA提供了深入理解会话级别游标管理和性能优化的能力。
- 核心作用:监控和分析每个会话的游标缓存使用情况,帮助诊断游标相关的性能问题,优化游标缓存配置。
- 重要性:游标缓存对SQL执行性能有重大影响。合理的游标缓存可以减少软解析次数,提高系统性能,而不当的缓存配置会导致共享池争用和内存浪费。
2. 🧐 主要应用场景
- 游标缓存优化:分析各会话的游标缓存效率,调整
SESSION_CACHED_CURSORS参数。 - 软解析性能分析:识别哪些会话从游标缓存中受益最多。
- 内存使用监控:监控会话级别游标缓存的内存消耗。
- 应用设计验证:验证应用程序的游标管理策略是否合理。
- 性能问题诊断:诊断与游标缓存相关的性能问题。
3. 📋 V$SESSION_CURSOR_CACHE 字段详解
V$SESSION_CURSOR_CACHE 包含多个字段,提供了会话游标缓存的详细统计信息。
| 字段名 | 数据类型 | 描述 |
|---|---|---|
| SID | NUMBER | 会话标识符。与V$SESSION中的SID对应。 |
| SERIAL# | NUMBER | 会话序列号。与V$SESSION中的SERIAL#对应。 |
| CURSOR_CACHE_HITS | NUMBER | 游标缓存命中次数。从会话游标缓存中找到游标的次数。 |
| CURSOR_CACHE_MISSES | NUMBER | 游标缓存未命中次数。在会话游标缓存中未找到游标的次数。 |
| CURSOR_CACHE_HIT_RATIO | NUMBER | 游标缓存命中率。计算公式:HITS/(HITS+MISSES)。 |
| CURRENT_CACHED_CURSORS | NUMBER | 当前缓存的游标数量。会话游标缓存中当前缓存的游标数。 |
| MAX_CACHED_CURSORS | NUMBER | 最大缓存游标数量。会话游标缓存曾经达到的最大游标数。 |
| CACHE_SIZE_LIMIT | NUMBER | 缓存大小限制。SESSION_CACHED_CURSORS参数设置的值。 |
| CACHE_SIZE_USED | NUMBER | 已使用的缓存大小。当前实际使用的缓存槽位数。 |
| CACHE_OVERFLOW_COUNT | NUMBER | 缓存溢出次数。由于缓存已满而无法缓存的游标次数。 |
| CACHE_REPLACEMENTS | NUMBER | 缓存替换次数。由于缓存已满而替换旧游标的次数。 |
| CACHE_INSERTIONS | NUMBER | 缓存插入次数。成功插入缓存的游标次数。 |
| CACHE_DELETIONS | NUMBER | 缓存删除次数。从缓存中删除的游标次数。 |
| LAST_CACHE_TIMESTAMP | DATE | 最后缓存操作时间戳。最后一次缓存操作的时间。 |
| CON_ID | NUMBER | 容器ID。在多租户环境中标识所属容器。 |
4. 🔗 相关视图与基表
4.1 相关性能视图
- V$SESSION:提供会话的基本信息。
- V$SQL:提供SQL语句和游标的详细信息。
- V$SQLAREA:提供共享SQL区域的统计信息。
- V$LIBRARYCACHE:提供库缓存统计信息。
- V$ROWCACHE:提供数据字典缓存统计信息。
- V$SYSSTAT:提供系统级别的统计信息,包含游标相关的统计。
4.2 底层基表 (X$ Tables) 与原理
V$SESSION_CURSOR_CACHE 的数据来源于 Oracle 的游标管理和内存管理基础设施。
-
底层原理:
- 游标缓存结构:每个会话都有自己私有的游标缓存,用于缓存最近使用的游标。
- LRU算法:游标缓存使用LRU(最近最少使用)算法管理缓存内容。
- 内存管理:游标缓存信息存储在 PGA(Program Global Area)中。
- 统计收集:Oracle 维护各种计数器来跟踪游标缓存的使用情况。
-
数据特性:
- 会话级别:统计数据按会话维度组织。
- 实时性:数据实时更新,反映当前的游标缓存状态。
- 累积性:大部分统计信息是从会话启动开始累积的。
5. ⚙️ 常用查询SQL
5.1 查看会话游标缓存命中率
SELECT s.sid, s.serial#, s.username,
scc.cursor_cache_hits, scc.cursor_cache_misses,
ROUND(scc.cursor_cache_hit_ratio * 100, 2) AS hit_ratio_percent,
scc.current_cached_cursors, scc.cache_size_limit
FROM v$session_cursor_cache scc
JOIN v$session s ON scc.sid = s.sid AND scc.serial# = s.serial#
WHERE s.type = 'USER'
ORDER BY hit_ratio_percent DESC;
5.2 识别游标缓存效率低的会话
SELECT s.sid, s.serial#, s.username, s.program,
scc.cursor_cache_hits, scc.cursor_cache_misses,
ROUND(scc.cursor_cache_hit_ratio * 100, 2) AS hit_ratio_percent,
scc.cache_overflow_count,
scc.cache_size_used, scc.cache_size_limit
FROM v$session_cursor_cache scc
JOIN v$session s ON scc.sid = s.sid AND scc.serial# = s.serial#
WHERE s.type = 'USER'
AND scc.cursor_cache_hit_ratio < 0.8 -- 命中率低于80%
AND scc.cursor_cache_hits + scc.cursor_cache_misses > 1000 -- 有足够样本
ORDER BY hit_ratio_percent ASC;
5.3 监控游标缓存使用情况
SELECT
ROUND(AVG(cursor_cache_hit_ratio) * 100, 2) AS avg_hit_ratio,
MAX(cursor_cache_hit_ratio) * 100 AS max_hit_ratio,
MIN(cursor_cache_hit_ratio) * 100 AS min_hit_ratio,
SUM(cache_overflow_count) AS total_overflows,
AVG(current_cached_cursors) AS avg_cached_cursors,
AVG(cache_size_used) AS avg_cache_used,
AVG(cache_size_limit) AS avg_cache_limit
FROM v$session_cursor_cache scc
JOIN v$session s ON scc.sid = s.sid AND scc.serial# = s.serial#
WHERE s.type = 'USER';
5.4 分析游标缓存与SESSION_CACHED_CURSORS设置
SELECT scc.cache_size_limit,
COUNT(*) AS session_count,
AVG(scc.cursor_cache_hit_ratio) * 100 AS avg_hit_ratio,
AVG(scc.current_cached_cursors) AS avg_used,
SUM(scc.cache_overflow_count) AS total_overflows
FROM v$session_cursor_cache scc
GROUP BY scc.cache_size_limit
ORDER BY scc.cache_size_limit;
5.5 查找可能需要调整缓存大小的会话
SELECT s.sid, s.serial#, s.username, s.program,
scc.current_cached_cursors,
scc.cache_size_used,
scc.cache_size_limit,
scc.cache_overflow_count,
ROUND((scc.cache_size_used / NULLIF(scc.cache_size_limit, 0)) * 100, 2) AS cache_usage_percent
FROM v$session_cursor_cache scc
JOIN v$session s ON scc.sid = s.sid AND scc.serial# = s.serial#
WHERE s.type = 'USER'
AND scc.cache_overflow_count > 0
ORDER BY scc.cache_overflow_count DESC;
6. 💎 核心知识点与原理
6.1 游标缓存工作原理
- 会话游标缓存:每个会话维护一个私有缓存,用于存储最近使用的游标。
- 软解析优化:当相同的SQL再次执行时,如果游标在缓存中,可以避免软解析。
- LRU管理:使用最近最少使用算法管理缓存内容。
6.2 参数配置
- SESSION_CACHED_CURSORS:控制每个会话可以缓存的游标数量。
- OPEN_CURSORS:控制每个会话可以同时打开的游标数量。
6.3 性能影响
- 命中率重要性:高的游标缓存命中率可以显著减少解析开销。
- 内存消耗:每个缓存的游标都会消耗PGA内存。
- 缓存大小权衡:需要在命中率和内存消耗之间找到平衡。
6.4 最佳实践
- 监控命中率:定期监控游标缓存命中率,确保在可接受范围内。
- 适当调整参数:根据实际负载调整SESSION_CACHED_CURSORS参数。
- 应用设计:鼓励应用使用绑定变量和游标重用。
7. 📝 总结
V$SESSION_CURSOR_CACHE 视图是Oracle数据库游标性能优化的重要工具,它提供了会话级别游标缓存的详细洞察。
关键价值:
- 性能优化:帮助识别和解决游标相关的性能问题。
- 资源配置:指导SESSION_CACHED_CURSORS参数的合理设置。
- 应用分析:揭示应用程序的游标使用模式。
- 容量规划:为内存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最佳实践建议:
- 目标游标缓存命中率应保持在90%以上。
- 对于游标缓存溢出频繁的会话,考虑增加SESSION_CACHED_CURSORS值。
- 定期监控游标缓存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模式。
- 结合V$SQL等视图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更全面的性能视图。
通过深入理解和使用 V$SESSION_CURSOR_CACHE 视图,DBA可以优化游标缓存配置,提高系统性能,减少解析开销,从而提升整体数据库性能。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IT小Chen》
308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