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宝典:介绍下Oracle数据库动态性能视图 V$REQDI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理解了你对 Oracle 19C 数据库中 V$REQDIST 动态性能视图的深入探讨需求。由于该视图相对底层,官方文档中对其详尽解释并不多,但我会结合其工作机制和共享服务器架构,为你提供一个清晰的解读。

以下是 V$REQDIST 动态性能视图的详细信息:

📊 V$REQDIST 视图字段含义

V$REQDIST 视图提供了共享服务器 (Shared Server) 环境中,调度进程 (Dispatcher) 处理用户请求所花费时间的直方图统计信息。这些时间被划分到12个桶(Bucket)中,每个桶代表一个时间范围,这些时间范围随着桶号增加呈指数级增长,旨在帮助数据库管理员 (DBA) 分析请求处理的延迟分布情况,识别是否存在某些请求耗时过长的问题。

字段名数据类型含义与说明是否可能为 NULL
BUCKETNUMBER桶编号。范围从 0 到 11。每个桶代表一个请求完成时间范围的上限,单位是百分之一秒。其最大时间计算公式为 (4 * POWER(2, BUCKET)) / 100 秒。例如,Bucket 0: (4*1)/100 = 0.04秒, Bucket 1: (4*2)/100=0.08秒, …, Bucket 11: (4*2048)/100=81.92秒NOT NULL
COUNTNUMBER请求计数。表示完成时间(不包括等待时间)落在对应 BUCKET 所代表的时间范围内的请求数量。NOT NULL
CON_IDNUMBER容器ID。标识该行数据所属的容器(Container)。此字段在多租户环境 (CDB) 中尤为重要。可能值包括:0: 表示数据属于整个CDB或非CDB环境;1: 表示数据仅属于根容器 (Root);n: 表示数据属于特定可插拔数据库 (PDB) 的ID。NOT NULL

⚙️ 主要作用与使用场景

  • 作用V$REQDIST 视图主要用于监控和诊断共享服务器模式下调度进程(Dispatcher)的请求响应时间分布。它帮助DBA了解大部分请求是在哪个时间区间内完成的,从而判断系统性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某些长时间运行的请求影响了整体体验。
  • 使用场景
    • 性能分析:当你怀疑共享服务器连接存在性能瓶颈,如用户抱怨响应慢时,可以查询此视图,观察是否有很多请求落入较高的 Bucket 中(例如 Bucket 10 或 11)。
    • 容量规划与调优:通过观察各时间区间内的请求数量分布,可以评估当前共享服务器配置(如调度进程数量 DISPATCHERS)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
    • 比较性分析:在系统配置变更(如增加内存、优化SQL)或硬件升级前后,对比 V$REQDIST 的数据变化,以评估优化效果。

🔍 相关视图

与共享服务器监控相关的其他常用动态性能视图包括:

  • V$DISPATCHER:提供关于调度进程本身的详细信息,如状态、繁忙程度、当前处理的请求数等。
  • V$SHARED_SERVER:显示共享服务器进程的状态和信息。
  • V$QUEUE:包含共享服务器任务队列和消息队列的信息,可用于观察请求排队情况。
  • V$CIRCUIT:提供关于虚拟电路(Virtual Circuits)的信息,这些电路是用户进程通过调度进程到共享服务器之间的路径。
  • V$SGASTAT:用于监控SGA的使用情况,共享服务器与SGA密切相关。

📋 常用查询 SQL

  1. 查看完整的请求时间分布直方图
    这个查询可以清晰地展示请求在不同耗时区间的分布情况。
SELECT 
    BUCKET,
    (4 * POWER(2, BUCKET)) / 100 AS "MaxTime(Sec)",
    COUNT,
    CON_ID
FROM 
    V$REQDIST
ORDER BY 
    BUCKET;
  1. 检查耗时较长的请求比例
    此查询关注完成时间超过约1.64秒(Bucket 8)的请求,这些可能是需要重点分析的长耗时请求。
SELECT 
    SUM(COUNT) AS Long_Running_Requests,
    (SELECT SUM(COUNT) FROM V$REQDIST) AS Total_Requests,
    ROUND((SUM(COUNT) / (SELECT SUM(COUNT) FROM V$REQDIST)) * 100, 2) AS Percentage
FROM 
    V$REQDIST
WHERE 
    BUCKET >= 8; -- 大约 >= (4 * 2^8)/100 = 10.24 seconds? 注意核对公式
  • 注意:上述查询中的 WHERE BUCKET >= 8 是一个示例阈值,请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公式计算其实际对应的秒数,并根据你的分析目标进行调整。
  1. 在CDB环境中按容器查看请求分布
SELECT 
    CASE CON_ID 
        WHEN 0 THEN 'CDB$ROOT (Whole CDB)'
        WHEN 1 THEN 'PDB$SEED'
        ELSE (SELECT NAME FROM V$PDBS WHERE V$PDBS.CON_ID = V$REQDIST.CON_ID)
    END AS Container_Name,
    BUCKET,
    (4 * POWER(2, BUCKET)) / 100 AS "MaxTime(Sec)",
    COUNT
FROM 
    V$REQDIST
ORDER BY 
    CON_ID, BUCKET;

🛠️ 相关底层原理与知识点

共享服务器架构简介

在共享服务器(也称为多线程服务器,MTS)模式下,用户进程(Client Processes)并不直接与专用服务器进程(Dedicated Server Processes)通信。相反,它们连接到调度进程(Dispatcher Processes)。调度进程接收用户请求并将其放入SGA中的一个请求队列(Request Queue)。可用的共享服务器进程(Shared Server Processes) 从请求队列中取出请求进行处理,然后将响应放入该调度进程的响应队列(Response Queue),最后由调度进程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这种架构允许少量共享服务器进程为大量用户连接提供服务,节省了大量系统资源(尤其是内存和PGA),特别适用于支持大量并发轻量级会话的应用(如OLTP系统)。

V$REQDIST 的工作机制
  1. 数据收集:当一个共享服务器进程完成一个请求的处理后(注意:这里统计的是处理时间,通常不包括网络传输和队列等待时间),Oracle 会测量该请求的实际处理耗时。
  2. 桶归类:根据这个耗时值,Oracle 会将其归入 V$REQDIST 中12个预定义时间桶(Bucket)中的某一个。这些桶的设计(指数增长)确保了既能捕获到非常快的请求,也能容纳那些极少数的长尾请求。
  3. 统计更新:对应桶的 COUNT 值会增加1。这些统计信息存储在系统全局区(SGA) 中,是实例运行时的动态信息。
  4. 查询展示:当用户查询 V$REQDIST 视图时,Oracle 从SGA中读取这些统计信息并展示出来。
关于基表

V$REQDIST 是一个 动态性能视图(V视图)∗∗。与基于静态数据字典表的普通视图不同,∗∗V视图)**。与基于静态数据字典表的普通视图不同,**V视图)。与基于静态数据字典表的普通视图不同,V视图通常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用户可直接访问的基表。它们的底层数据来源于数据库实例运行时内存中的数据结构(主要在SGA中),由Oracle内核维护。当数据库实例关闭后,这些数据通常会消失。因此,V$REQDIST 中的数据反映的是自实例启动以来或自上次统计信息重置以来的累积值。

重要知识点
  • 仅适用于共享服务器模式:在专用服务器(Dedicated Server)模式下,此视图通常没有数据或数据无意义,因为请求处理是由专用服务器直接完成的。
  • 时间单位:桶的最大时间单位是,计算时需注意公式中的除以100。
  • 统计重置V$REQDIST 中的统计信息会在数据库实例重启后重置。部分统计信息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被重置(如执行 ALTER SYSTEM FLUSH SHARED_POOL 可能影响相关统计),但通常其生命周期与实例一致。
  • 性能开销:查询此类V$视图通常开销很小,因为它们主要是对内存中数据的读取。

希望以上解释能帮助你全面了解 V$REQDIST 视图。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出。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IT小Che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