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在公司《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分享会上的演讲稿,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大家好,我是陈鸿,接下来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第八章、第九章的内容。这两章主要讲了两个主题:一是怎样和人相处,二是怎样和人合作。我从书中截取出四句话,在这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下。
第一句话是与人交往,首先要去了解别人,然后再让别人了解自己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鲁迅先生就刻画过一个这样的人物,她是一个寡妇,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心中的痛苦,有谁能猜到是谁吗?恩,她就是祥林嫂。祥林嫂见人就说自己的孩子被狼吃掉的事,希望别人同情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成为祥林嫂这样随处诉苦的人,但我们的内心都有祥林嫂这样的心态,即急于表达自己,渴望被人理解。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别人的这种心态,在和别人交流时多谈论对方,既能在对方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也有助于我们去判断是否愿意继续和对方交往,如果愿意,我们可以投其所好,如果不愿意,我们可以提前退出,节约时间和精力。
第二句话需要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心比心的去理解别人做事的初衷和缘由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片:一位大叔在雨天将车停在马路中央,过往的行人都无法理解大叔的这种行为,但当雨停了,路上的积水去了,大家发现当初大叔站的位置旁边有一口没有井盖的下水道。我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别人的行为,这难免不会产生像这种误会别人的事情。
之前两句是有关怎样和人相处,下面两句是有关怎样和人合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在每个人眼中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和别人合作的过程中,要意识到,也要尊重这种个体间的差异(这是第三句)。正如这张图所展示的,一些人看到的是她在逆时针旋转,一些人看到的是顺时针旋转,这仅仅是因为人使用左右脑的不同,如果加上后天经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和大家分享的一句话是:和看法相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有分歧才有收获……这是真的吗?俗话说:志同道合。有共同兴趣和志向的人在一起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乔布斯、沃兹因为对电子的共同喜爱而相识,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三个朋友因为治理公司的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下面让我们从物理的角度看一下,是力往一处使好,还是不同方向的力产生的合力大。结果显而易见。
最后,让我们回忆下刚才讲到的四句话,前两句告诉我们怎样和人相处:在和别人交谈的过程中要多讨论对方的事情,我们首先要去做的是了解别人,而不是向别人唠叨自己的事;当我们看待别人的某些行为时,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将心比心,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对方。后两句告诉我们怎样和人合作:合作的前提是要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在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这就引出了我们下面一句话,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能创造更大的效益。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