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最近有位程序员读者跟我吐槽,说他的工作岗位突然就没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他所在的整个 AI 实验室被撤消了。公司发布组织架构调整通知,声称要“聚焦核心业务”,他们的项目被视为非核心业务。
HR 给出的方案是:主动离职可获得 N+1,如果不同意,公司将提供内部转岗机会——转去的岗位是完全不相关的客服质检,且工作地点在另一个城市。“
这根本不是选择,而是逼我们自己走人。”他无奈地说。
我想说,这个公司还算好,还按规定赔钱,然而现实中一堆瞎搞的公司。
今天的文章说说常见的裁员套路和应对方法,希望你用不上~
IT 公司裁员的常见套路:
1、套路一:绩效改进计划(PIP)
这是最经典的套路。公司不会直接说要裁员,而是给你设定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然后以“能力不足”为由辞退你。
识别关键点:突然的绩效变化、不切实际的目标、缺乏明确评估标准。
2、套路二:组织架构调整
公司宣布业务重组,整个部门或业务线被裁撤。这种做法效率高,而且通常有“战略调整”这块遮羞布。
识别关键点:突然的组织变动通知、模糊的未来规划、缺乏透明的决策过程。
3、套路三:温水煮青蛙式施压
不直接裁员,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让你主动离职,比如调离核心岗位、剥夺重要职责、安排无关紧要的工作、团队孤立等。
识别关键点:工作内容边缘化、被排除在重要会议之外、领导态度明显冷淡。代码质量、架构合理性、技术债务这些真正影响长期生产力的因素。
4、套路四:薪酬调整变相降薪
以公司经营困难为由,宣布全员降薪(或者给很低的几千块工资)。通常高管降薪比例较小,基层员工受影响更大,逼得一些人不得不主动离开。
识别关键点:不透明的薪酬调整标准、高管与员工的不同待遇、缺乏改善时间表。
5、套路五:合同主体公司换签
比如你 A 公司合同到期之后,续签换了一个 B 公司主体,B 公司只写了基本工资,然后后面裁员呢,你想赔偿 N + 1 挺难的,这个赔偿的基数也减少。
目前,这种操作的公司不在少数,兄弟们擦亮双眼哈。
那么,问题来了,程序员该如何应对呢?我提供5个可以落地的办法。
1)识别信号,提前准备
裁员通常有前兆:公司开始严控成本、招聘冻结、重要项目暂停、管理层频繁开会、财报不佳等。平时就要保持敏锐,不要等到刀架在脖子上才反应过来。
具体做法:定期更新简历,保持技术敏感度,维护人脉网络,储备3-6个月的生活费用。
2)了解法律,守住底线
熟悉《劳动合同法》关于裁员的规定。例如,正式裁员应支付N+1补偿,大规模裁员需向劳动部门报告等。不要被公司的各种说法迷惑。
关键知识:N 的计算方式(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包括奖金、津贴;若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则按三倍计算,且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标准(2N)、年假折算规则等。
3)保留证据,谨慎签字
任何与领导的谈话、HR 的沟通,尽量保留证据。如果感觉情况不对,重要沟通可录音(注意合法性要求)或要求书面确认。不轻易签署任何文件,特别是包含“个人原因离职”字样的文件。
4)争取时间,理性谈判
如果已经被约谈,不要当场做决定。可以说“我需要时间考虑”或“需要咨询家人意见”,为自己争取思考和准备的时间。谈判时保持冷静理性,明确自己的底线。
谈判要点:补偿金额、社保缴纳截止时间、离职证明 、年假折算等。
5)善用资源,寻求支持
不要独自承受。可以咨询律师、联系前同事获取信息、与同期被裁的同事保持沟通。集体的力量远大于个人。
最后,你还见过什么裁员新招?欢迎评论区留言,让大家避坑哈。
回见~若觉得不错,请点赞或分享,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们~
关于我:一个 IT 从业 20 年的互联网老兵,1 号店架构师/前饿了么/贝壳找房技术总监,我叫程军,百度可查,目前一人企业,自由职业者。
一个灵魂非常有趣的人~
需要付费修改简历或者 1 对 1 陪跑请联系我或咨询职业规划或提升技术管理能力可以私信我。
更多精彩,关注我公号,一起学习、成长

89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