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视频云朱玲:互动直播场景下的视频核心技术实践

互动直播技术实践
网易视频云推出多路互动直播服务,通过使用UDP协议和RTP/RTCP协议解决低延迟问题,自主研发视频流传输架构,确保视频传输过程中的平滑发送、抗丢包及抗抖动,提供流畅清晰的直播体验。
12月9日-10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科软科技联合主办的中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国内各大互联网和IT公司的技术从业者聚集于此,共同讨论交流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分享最佳实践和应用经验。

  不久前,网易视频云在国内首家推出了多路互动直播服务,收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在今年的中国软件技术大会,网易资深音视频工程师朱玲受邀出席,同与会者分享了网易视频云在互动直播场景下的视频核心技术实践。


  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互动直播?
  据朱玲介绍,通过长期的用户调研和市场研究,网易视频云发现互动直播用户最为关心的有三个问题:
  1、低延时。延时最大不超过500ms,当然越小越好;
  2,流畅。每秒最少十几帧,24fps~30fps,接近电影、电视的播放速率 ,用户体验佳;
  3,清晰。用客观标准衡量的话,当视频编码后与原始视频的峰值信噪比。要高于30db,主观感受清晰。
  那么,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低延时问题。延时指的是端到端延时,包括发送端、网路传输、接收端播放延时,其中延时占比最大的是传输延时。市场上很多直播服务采用了RTMP/TCP协议,将视频数据流封装成FLV格式进行传输,TCP协议在网络OSI模型中属于传输层协议,通过拥塞控制、流量控制等算法实现可靠链接。
  然而TCP协议中通过丢包重传、拥塞避免等算法来做拥塞控制,虽然保障了传输的可靠性,延时也在增大。一些公司通过修改TCP协议栈来解决延时问题,网易视频云在互动直播方面选择了UDP作为传输协议。

  朱玲介绍说,UDP协议本身没有QoS,在流畅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网易视频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RTP/RTCP半传输半应用层协议来实现可靠传输控制方案。一方面,RTP标准协议是为了传输实时多媒体应用而生的,有着丰富的扩展以及补充协议,弥补了UDP协议的不足;另一方面,思科、Google普遍采用这种方案来实现传输流控,可以说这是一种工业界的标准,更适用于第三方标准应用对接。


  据朱玲介绍,针对用户的基本需求,为满足和提升用户体验。网易视频云自主研发了一整套的视频流传输架构,视频采集后经过编码,RTP封装,发送RTP以及RTCP的sender report到对端,对端在接收、解码过程中,将流量监控信息实时通过标准RTCP协议反馈给发送端,进行编码以及发送的控制。
  视频传输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在实际的视频传输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受限于编码器对不同内容图像的编码效率以及压缩率不同,RTP包的产生并不是均匀的,往往会有burst;在IP网络中,各个分组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历经的网络途径可能不同,从而各个分组的传输时延也各不相同,甚至容易发生分组的到达次序发生变化;最终在接收端出现乱序、延时抖动、丢包等,用户端出现卡顿、花屏、无法播放等一系列问题。
  朱玲解释说,网易视频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即平滑发送、抗丢包、抗抖动。
  首先是平滑发送。在发送端维护一个rtp数据包buffer,一个发送优先级队列,当rtp数据包产生后并不是立刻发送,而是存放到buffer中缓存,并开启一个发送定时器线程,将数据包从数据buffer中取出,存放在优先级队列中,进行发送,我们在发送之前,会进行网络探测,根据探测到的可用带宽,自适应的调节发送速率。
  其次解决丢包问题。网络丢包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网络中存在的固有,随机丢包,譬如联路层的传输误码,另一种是网络拥塞丢包。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丢包,应该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一种是前向纠错更正FEC, 另一种是ARQ自动请求重传。对于互动这种这种延时敏感的应用场景,网易视频云选择FEC作为丢包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丢包问题,我们的思路是尽力传输的基础上进行拥塞控制,尽量避免发生拥塞丢包,当联路存在不可避免的随机丢包,通过FEC,增强传输的鲁棒性;利用接收端反馈信息,估计当前可用带宽,避免拥塞;编码器在当前估计的可用带宽下,选择合适的编码策略,达到带宽利益最大化传输。”朱玲介绍说。
  网易视频云是怎么解决的?
  朱玲介绍了网易视频云解决拥塞问题的思路。在接收端根据流量监控,实时反馈当前网络联路状况,反馈给发送端,发送端根据反馈的丢包信息,添加合适的冗余包,并结合接收端发送的带宽估计信息,估计当前的可用带宽,并进行视频编码控制。
  除了丢包问题,影响直播体验的另一个常见情况就是延时抖动。所谓抖动,就是每个数据包到达对端的时间延时是动态变化,可能由于路由联路的选择变更,网络拥塞等造成,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会导致对端播放的不流畅。为了解决抖动问题,网易视频云在接收和播放中引入了JitterBuffer的策略。
  朱玲总结说,实验以及线上用户的统计数据表明,网易视频云的互动直播产品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平均延时在网络较好情况下,端到端延时控制在200ms左右,在网络不稳定丢包率在20%以内,网易视频云依然能提供较为流畅清晰的视频体验。
(1)普通用户端(全平台) 音乐播放核心体验: 个性化首页:基于 “听歌历史 + 收藏偏好” 展示 “推荐歌单(每日 30 首)、新歌速递、相似曲风推荐”,支持按 “场景(通勤 / 学习 / 运动)” 切换推荐维度。 播放页功能:支持 “无损音质切换、倍速播放(0.5x-2.0x)、定时关闭、歌词逐句滚动”,提供 “沉浸式全屏模式”(隐藏冗余控件,突出歌词与专辑封面)。 多端同步:自动同步 “播放进度、收藏列表、歌单” 至所有登录设备(如手机暂停后,电脑端打开可继续播放)。 音乐发现与管理: 智能搜索:支持 “歌曲名 / 歌手 / 歌词片段” 搜索,提供 “模糊匹配(如输入‘晴天’联想‘周杰伦 - 晴天’)、热门搜索词推荐”,结果按 “热度 / 匹配度” 排序。 歌单管理:创建 “公开 / 私有 / 加密” 歌单,支持 “批量添加歌曲、拖拽排序、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系统自动生成 “歌单封面(基于歌曲风格配色)”。 音乐分浏览:按 “曲风(流行 / 摇滚 / 古典)、语言(国语 / 英语 / 日语)、年代(80 后经典 / 2023 新歌)” 分层浏览,每个分页展示 “TOP50 榜单”。 社交互动功能: 动态广场:查看 “关注的用户 / 音乐人发布的动态(如‘分享新歌感受’)、好友正在听的歌曲”,支持 “点赞 / 评论 / 转发”,可直接点击动态中的歌曲播放。 听歌排行:个人页展示 “本周听歌 TOP10、累计听歌时长”,平台定期生成 “全球 / 好友榜”(如 “好友中你本周听歌时长排名第 3”)。 音乐圈:加入 “特定曲风圈子(如‘古典音乐爱好者’)”,参与 “话题讨论(如‘你心中最经典的钢琴曲’)、线上歌单共创”。 (2)音乐人端(创作者中心) 作品管理: 音乐上传:支持 “无损音频(FLAC/WAV)+ 歌词文件(LRC)+ 专辑封面” 上传,填写 “歌曲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