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基本操作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中文件操作的基础知识,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写、刷新及关闭等关键步骤。阐述了如何处理缓冲区,确保数据正确写入,以及在不同编码下文件的正确打开与保存方式。同时,探讨了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的区别,以及如何使用pickle模块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存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若w创建文件,并写入内容,未close文件,未写入成功,因为内容存储于缓冲区,close后会自动刷新缓冲区写入文件,

  • 若未执行到关闭文件前需写入, 可用f.flush()刷新缓冲区便可立刻直接将缓冲区数据写入,或者缓冲区数据满了的话也会自动刷新直接写入,\n也会刷新缓冲区

  • 中文需要 utf-8 ,打开和保存文件的编码需一致

  • 若是二进制打开的文件, 写入内容时需要编码‘utf-8’, 打开时也需要解码

  • 创建文件: 鼠标点在主目录,文件名: 大目录名\中目录名\小目录名\文件名.py,直接创建3个目录

  • list-tuple-set-dict----> import pickle, 数据持久性模块,dump写入,load读

  • f = open(‘test.py’,encoding = ‘utf-8’)
    f为文件对象,对文件内容进行访问,双方的编码需要一致,否则乱码–(‘test.py’,encoding = ‘UTF-8’)
    相对路径–相对当前文件在同一层目录,
    绝对路径–不在同一层目录,即文件准确所在的电脑根目录地址,回到上一级, …/xx.py, python基础班/b.py

  • print(f.read())
    读取内容,文件打开光标显示在第一个,如果是添加的,光标在内容的最后一个(无法print读取)
    需要关闭文件,否则一直开着,占内存

  • print(f.tell()) 查看光标位置,如果没有使用tell直接w回覆盖全部内容,w常用于创建新文件

with open('test.py',encoding = 'utf-8') as f, \
        open('t.py','w',encoding = 'utf-8') as f1:
    m = f.read()  #复制保存此文件
    print(m)
    # f1.write(m)   #写入新的文件,保存f的内容


import os
def f(d):
    li = os.listdir(d)  #此目录下的文件名
    for i in li:
        n_li = os.path.join(d,i)  #此目录和每个文件名拼接
        if os.path.isdir(n_li):
            f(n_li)  #如果是目录而非文件名,继续调用f函数显示此目录下的文件名
        else:
            print(n_li)

f('D:/pytest/python基础班')
D:/pytest/python基础班\2020320.py
D:/pytest/python基础班\aa.py
D:/pytest/python基础班\b.py
D:/pytest/python基础班\ks.py
D:/pytest/python基础班\ksst.py
D:/pytest/python基础班\ksst1.py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