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劫持和DNS污染的区别

某些网络运营商会对DNS进行操作,常见手段有DNS劫持和DNS污染。DNS劫持通过篡改DNS服务器数据,导致用户访问假网址;DNS污染则是伪装解析服务器返回虚假结果。文中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如使用国外公用DNS、VPN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们知道,某些网络运营商为了某些目的,对DNS进行了某些操作,导致网民使用正常的上网设置无法通过域名解析出正确的IP地址。常用的手段有:DNS劫持和DNS污染。
  什么是DNS劫持
  DNS劫持就是通过劫持了DNS服务器,通过某些手段取得某域名的解析记录控制权,进而修改此域名的解析结果,导致对该域名的访问由原IP地址转入到修改后的指定IP,其结果就是对特定的网址不能访问或访问的是假网址,从而实现窃取资料或者破坏原有正常服务的目的。DNS劫持通过篡改DNS服务器上的数据返回给用户一个错误的查询结果来实现的。
  DNS劫持症状:在某些地区的用户在成功连接宽带后,首次打开任何页面都指向ISP提供的“电信互联星空”、“网通黄页广告”等内容页面。还有就是曾经出现过用户访问Google域名的时候出现了百度的网站。这些都属于DNS劫持。
  什么是DNS污染
  DNS污染是一种让一般用户由于得到虚假目标主机IP而不能与其通信的方法,是一种DNS缓存投毒攻击(DNS cache poisoning)。其工作方式是:由于通常的DNS查询没有任何认证机制,而且DNS查询通常基于的UDP是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因此DNS的查询非常容易被篡改,通过对UDP端口53上的DNS查询进行入侵检测,一经发现与关键词相匹配的请求则立即伪装成目标域名的解析服务器(NS,Name Server)给查询者返回虚假结果。
  而DNS污染则是发生在用户请求的第一步上,直接从协议上对用户的DNS请求进行干扰。
DNS污染症状:目前一些被禁止访问的网站很多就是通过DNS污染来实现的,例如YouTube、Facebook等网站。
解决方法
  对于DNS劫持,可以采用使用国外免费公用的DNS服务器解决。例如OpenDNS(208.67.222.222)或GoogleDNS(8.8.8.8)。
  对于DNS污染,可以说,个人用户很难单单靠设置解决,通常可以使用VPN或者域名远程解析的方法解决,但这大多需要购买付费的VPN或SSH等,也可以通过修改Hosts的方法,手动设置域名正确的IP地址。
  总结
  DNS劫持就是指用户访问一个被标记的地址时,DNS服务器故意将此地址指向一个错误的IP地址的行为。范例,网通、电信、铁通的某些用户有时候会发现自己打算访问一个地址,却被转向了各种推送广告等网站,这就是DNS劫持。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DNS欺骗DNS劫持区别及工作原理对比。首先,我需要明确这两个术语的定义,确保自己理解正确。 DNS欺骗,根据引用[1],主要是攻击者伪造DNS响应包,利用DNS协议的设计缺陷,比如仅依赖序列号验证,从而让客户端接收到错误的IP地址。而DNS劫持可能更偏向于直接修改DNS服务器的记录,比如入侵ISP的服务器,改变其解析结果,如引用[2]提到的,攻击者可能通过入侵ISP的DNS服务器来实现劫持。 接下来,要对比两者的工作原理。欺骗侧重于中间人攻击,伪造响应,而劫持则更多是篡改服务器上的记录。需要区分攻击位置的不同:欺骗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而劫持在服务器端。还要注意引用中的内容,DNS欺骗在广域网成功率低,因为大部分请求直接发往ISP的DNS服务器,攻击者难以介入,所以劫持可能更有效,但需要更高权限入侵服务器。 此外,用户可能还想知道它们的影响防御方法。比如,欺骗可能导致用户被导向恶意网站,而劫持影响范围更大。防御方面,DNSSEC可以防止欺骗,而劫持需要加强服务器安全。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区别、原理、实例防御措施展开。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引用正确,同时使用适当的中文术语LaTeX格式。</think>### DNS欺骗与DNS劫持区别及工作原理对比 #### 1. **DNS欺骗(DNS Spoofing)** - **定义**:攻击者伪造DNS响应包,将用户引导至恶意服务器。 - **工作原理**: 利用DNS协议的设计缺陷(如仅依赖序列号验证),在用户发起DNS查询时,攻击者通过监听或猜测查询内容,伪造响应包抢先返回虚假的IP地址。例如: $$ \text{用户查询:example.com} \rightarrow \text{攻击者返回:恶意IP} $$ 此过程通常发生在局域网或网络中间节点(如路由器)[^1]。 - **特点**: - 需在用户与合法DNS服务器之间拦截流量。 - 依赖网络环境开放性(如公共WiFi)。 #### 2. **DNS劫持DNS Hijacking)** - **定义**:直接篡改DNS服务器记录,使用户查询结果被重定向。 - **工作原理**: 攻击者通过入侵DNS服务器(如ISP的服务器)或修改用户本地DNS配置(如恶意软件),将域名解析指向恶意IP。例如: $$ \text{服务器记录:example.com → 恶意IP} $$ 用户即使正常查询也会得到错误结果[^2]。 - **特点**: - 攻击目标为DNS服务器或用户设备。 - 影响范围更广(如劫持ISP服务器可影响所有用户)。 #### 3. **核心区别对比** | **维度** | **DNS欺骗** | **DNS劫持** | |------------------|--------------------------------|--------------------------------| | **攻击位置** | 网络传输层(中间人攻击) | DNS服务器或用户设备 | | **技术难度** | 需拦截网络流量,依赖环境开放性 | 需入侵服务器或控制客户端配置 | | **影响范围** | 通常针对单个用户或局域网 | 可能影响大规模用户(如ISP劫持) | | **防御手段** | DNSSEC、加密传输(DoH/DoT) | 服务器安全加固、客户端防护 | #### 4. **实际案例** - **DNS欺骗**:公共WiFi中攻击者伪造银行网站IP,诱导用户输入密码[^1]。 - **DNS劫持**:某ISP的DNS服务器被入侵,所有用户访问特定网站时被重定向到广告页面。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