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服务(NTP/Chrony)

NTP/Chrony:时间同步服务

NTP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实现时间同步,让设备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保持一致;

·设备日志、服务日志需要记录时间;

·分布式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缓存、分布式存储、消息队列)时间戳;

·金融系统、订单系统、地图导航等服务都需要高精度的时间。

补充命令-date:显示或修改系统时间

date

date +“时间格式”      date +"%Y年%m月%d日"

%Y   年,例如2025

%m   月,例如7

%d   天,例如24

%H   24小时制的小时:14

%M   分钟:40

%S   秒:25

%F:年-月-日

%T:时:分:秒

eg:

# 输入date +"%Y-%m-%d %H:%M:%S"

会输出2025-07-24 14:46:16

# 在复制文件后加备份时间

输入cp a.txt a.txt.$(date +"%Y-%m-%d-%H:%M:%S")

会得到a.txt.2025-07-24-13:11:47

# 定时时间同步

*/5 * * * * /usr/sbin/ntpdate ntp.aliyun.com &>/dev/null

# 修改时间

date -s 2025-7-20 0:0:0

# 同步时间,需要ntp(客户端)

yum install -y ntpdate

# 通过公网的ntp服务进行时间同步

ntpdate ntp.aliyun.com

上面这条使用前关闭ntp服务 systemctl stop ntpd

========================================================

# 关闭防火墙,沙盒

# 服务端

# 在局域网中搭建ntp服务

yum install -y ntp ntpdate

# 修改配置文件

vim /etc/ntp.conf

---------------------------------------------------------

# 允许同步的网段 并禁止修改服务器时间和配置和使用陷阱服务。

restrice 192.168.221.0 mask 255.255.255.0 nomodify notrap

# 服务端同步时间的服务器

server ntp.aliyun.com iburst

---------------------------------------------------------

# 开启ntpd服务

systemctl start ntpd

# 设置开机自启

systemctl enable ntpd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检查NTP服务器是否正常运行

ntpd -p

ntpstat

# 设置ntpd服务同时同步硬件时钟,自动将校准后的系统时间 “写入硬件时钟”,确保硬件时钟也保持准确。

vim /etc/sysconfig/ntpd

---------------------------------------------------------

SYNC_HWCLOCK=yes

---------------------------------------------------------

# 如果需要手动将当前同步的系统时间写入硬件时钟中用:

# hwclock -w

# 客户端:

# 将时间改错

date --set="2025-01-01 00:00:00"

# 查看时间

date

# 同步时间(写服务端IP)

ntpdate 192.168.221.10

# 同步系统时间写入硬件时钟

hwclock -w

# 查看时间

date


Chrony:网络时间

·Chrony 是一个开源的 网络时间协议(NTP)实现,用于同步计算机系统的时钟,确保设备之间的时间一致性。最初用于替代传统的 ntpd(NTP Daemon),具有轻量、高效、灵活的特点,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系统,从嵌入式设备到数据中心服务器集群。

与 NTP 的对比(以 ntpd 为例)

特性

Chrony

ntpd

同步速度

更快(尤其首次同步,支持 iburst

较慢(依赖长期统计调整)

资源占用

低(适合嵌入式/低功耗设备)

较高(需维护大量历史数据)

实时内核支持

支持(如 Linux 实时内核)

有限支持

调整策略

渐进式+跳跃式(灵活)

仅渐进式(需较长时间修正大偏差)

配置复杂度

简单(配置文件语法更友好)

相对复杂(需理解更多参数)

优势总结:

轻量高效:适合资源受限环境,性能优于传统 ntpd。

快速收敛:通过 iburst 和智能调整策略,缩短首次同步时间。

灵活可靠:支持多时间源、动态网络适配,适应复杂网络环境。

安全可控:内置认证和访问控制,满足企业级安全需求。

# 服务端操作:

# 关闭防火墙,关闭沙盒(客户端,服务器都

# 安装Chrony(客户端,服务器都安)

yum install -y chrony

# 配置chrony文件(服务器)

vim /etc/chrony.conf

---------------------------------------------------------

# 阿里云NTP服务器,提升时间同步的效率

server ntp.aliyun.com iburst

# 允许特定网段内的客户端来同步时间

allow 192.168.221.0/24

#当系统时钟与NTP服务器的时间偏差超过一定值时,允许时钟进行跳跃式调整

makestep 1.0 3    ## 当时间偏差大于1秒时,最多进行3次跳跃式调整。

---------------------------------------------------------

# 启动Chrony服务,设置开机自启

systemctl start chronyd(再开启时换成restart)

systemctl enable chronyd

# 检查Chrony服务是否正常运行

systemctl status chronyd(正常运行,输出中会显示active:running)

# 使用chronyc命令验证时间同步状态

chronyc sources -v(输出中某个服务器的状态为^*,则表示当前正在使用该服务器进行时间同步,或者通过chronyc tracking查看时间同步的详细信息)

=========================================================

# 客户端操作:

yum install -y chrony

# 配置chrony文件

vim /etc/chrony.conf

---------------------------------------------------------

# 写入服务器IP地址   iburst 是在初始同步或重新同步时加速时间同步

server 192.168.221.10 iburst

---------------------------------------------------------

# 启动Chrony服务,并设置开机自启

systemctl start chronyd

systemctl enable chronyd

# 验证时间同步

chronyc sources -v

# 若输出结果中显示 ^* 指向你配置的服务器,就表明客户端正在从该服务器同步时间。

# 设置客户端时间与服务器时间同步

ntpdate 192.168.221.10

# 查看当前时间

date

<think>嗯,用户问的是Linuxchrony配置文件里pool指令及其参数的作用,特别是这个配置:pool 2.pool.ntp.org iburst。我得先回忆一下chrony的相关知识。chrony是用来同步系统时间的服务,替代了旧的ntpd。配置文件通常是/etc/chrony.conf或者/etc/chrony/chrony.conf,不同发行版可能位置不同。 pool指令是用来指定NTP服务器池的,跟server指令有什么区别呢?pool和server都是用来指定时间源,但pool指向的是一个池,里面包含多个服务器,DNS轮询可能会返回不同的IP地址,这样chrony会动态管理这些服务器。而server是指定单个服务器或者固定的多个地址。使用pool的话,可能更适合自动扩展和负载均衡,因为池里的服务器可能更多,而且DNS可能会变化。 参数iburst的作用应该是在初始同步时快速发送多个请求,加速时间同步的过程。通常iburst会在启动时发送4个数据包,而不是默认的一个,这样能更快地建立同步,特别是在高延迟或者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下。 用户给出的例子是pool 2.pool.ntp.org iburst,这里的2.pool.ntp.org属于NTP池项目的一部分,不同的数字对应不同的区域或集群。比如0.pool.ntp.org可能代表全球的服务器池,而2可能对应某个地区。不过具体数字的意义可能需要查看NTP池项目的文档。 另外,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里提到了一些配置的修改,比如注释掉默认的pool条目,比如RHEL、Ubuntu、CentOS的默认池。这说明用户可能在配置chrony时需要替换默认的时间源,可能因为地理位置或其他原因需要更接近的服务器,或者避免使用默认的公共池。 需要注意chrony的配置语法,每个pool或server指令后面可以跟参数,如iburst、minpoll、maxpoll等。iburst已经提到,而minpoll和maxpoll是控制查询间隔的,默认minpoll是6(即64秒),maxpoll是9(约512秒),但可以调整以更频繁或更少地同步。 总结一下,用户的问题需要解释pool指令的作用,参数iburst的意义,以及示例配置的具体应用场景。可能还需要提到如何选择适合的pool,或者如何根据地理位置优化配置。同时,根据引用内容,用户可能是在修改默认配置,所以需要指导如何正确配置这些指令,并注释掉不需要的条目。</think>在Linux的`chrony`配置中,`pool`指令用于指定NTP(网络时间协议)服务器池,其作用是通过动态管理多个时间服务器来实现高精度和稳定的时间同步。具体配置`pool 2.pool.ntp.org iburst`的作用如下: ### 1. **`pool`指令的作用** - **动态服务器池**:`pool`指向的`2.pool.ntp.org`是一个公共NTP服务器池,包含多个服务器。`chrony`会通过DNS轮询动态选择池中的可用服务器,并根据网络状况自动调整权重[^1]。 - **负载均衡**:相比单条`server`指令,`pool`能更好地分散请求压力,避免单个服务器过载。 ### 2. **参数`iburst`的作用** - **快速初始同步**:`iburst`参数表示在初始同步阶段发送多个数据包(默认4个),以加速首次时间校准。这对于高延迟网络或服务启动时的快速同步尤为重要。 - **异常恢复**:当时间偏差较大时,`iburst`会触发更密集的请求,帮助快速修正时间。 ### 3. **配置示例解析** - **`2.pool.ntp.org`**:属于NTP池项目(NTP Pool Project)的公共服务器池,数字`2`表示该池的某一区域子集(例如地理区域或集群分组)。 - **典型场景**:若默认配置包含类似`pool 2.rhel.pool.ntp.org iburst`的条目,需注释或删除旧条目以替换为自定义配置[^2][^3]。 ### 4. **其他相关参数** - **`minpoll`/`maxpoll`**:控制同步间隔。例如`minpoll 3`(8秒)和`maxpoll 4`(16秒),用于调整同步频率。 - **`offline`**:标记服务器为离线状态,适用于临时排除故障节点。 ```bash # 示例配置片段 pool 2.pool.ntp.org iburst minpoll 3 maxpoll 4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