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结构
CPU的功能
控制器
- 取指令 分析指令 执行指令
- 控制程序输入输出
- 总线管理
- 处理异常和特殊请求
运算器
实现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CPU的结构框图
寄存器
寄存器可以分为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
- 控制寄存器,控制CPU操作,比如MAR,MDR这种用户不可见的,以及PC这种用户可见的
- 状态寄存器,存放程序状态字等,比如PSW寄存器
CU
负责操作控制和时间控制
ALU
负责数据运算
中断系统
中断系统就是负责处理中断的
指令周期
什么是指令周期
从取出一条指令开始到指令执行结束的全部时间
完成一条指令需要需要很多操作,主要分为两大步:
- 取指令和分析
- 执行
不同的指令指令长度肯定不同,有的只有取指
在指令周期快结束的时候,还有个中断周期,检测是否有中断,有的话取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另外如果有间接地址,还有个间址周期
控制器在指令周期不同阶段当然也有不同的命令
指令周期的数据流
取指周期的数据流
- PC 取那条指令
- MAR 存储器所需要的地址
- MDR 数据保存
- CU 控制,发出内存读命令
- IR 指令保存
注:第3步存储器知道了要读的地址,然后由CU发出读命令
间接周期的数据流
首先取出操作数地址,地址在存储器当中,假设取得这个地址的内存单元地址在MDR中,我们把MDR地址码部分送给MAR
经过这几步,MDR中真正保存了操作数的地址
执行周期的数据流
不同指令是不一样的
中断周期数据流
- 保存断点,保存在某个内存单元中,这个地址由CU指派
- 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也是由CU给出,也就是下面的步骤9
- CU给出的是地址
- MAR把地址传送给存储器
- CU发出写命令
- 保存断点,断点在PC里面,送给MDR,MDR保存到存储单元
- 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这个由CU给出
指令流水
如何提高机器速度
- 提高访存速度
- 提高IO速度,比如DMA,IO处理机
- 提高运算器速度
- 提高整机处理能力
系统的并行性
并行主要分为粗粒度和细粒度
- 粗粒度,比如两个程序,一般通过软件,比如OS
- 细粒度,指令级的,多条指令同时处于被解释执行状态,通过硬件实现
指令流水原理
首先,我们在上一讲,已经被指令的执行分为很多阶段,比如取指令阶段,间指令阶段等
假设只有取指令和执行两个阶段
首先我们瞅瞅串行指令:
但是我们上一讲已经说了,取指令和执行部件一般不一样,所以有硬件空闲
所以我们这里有了二级流水方式:
当然,上面是一种理想形式下,但是并不是所有流水线都是理想流水线,并且指令之间也有相关性,比如
执行时间很长,取指令比较短,我们可以加个缓冲区,缓冲取指令取出来的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也有影响,万一有个JMP指令,必须上一个指令完成才知道,比如我们可以分支预测,这个这里不说了
指令的六级流水的例子:
FI 取指令
DI 指令译码
CO 形成操作数地址
FO 取操作数
EI 执行
WO 结果写回
影响指令流水线性能的因素
结构相关
不同的指令争用同一个功能部件
解决方式:
- 冲突指令可以停顿一下
- 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也就是不同的cache分开
- 指令预取,可以先取来
数据相关
不同的指令可能会改变操作数读写顺序,结果读或者写不正确的数据
解决方式:
- 后推法,推后读或写,后面的等待,但是这样效率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