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地址
bind 127.0.0.1
#服务端口
port 6380
#开启事件日志
syslog-enabled yes
#日志文件名
syslog-ident "redis"
#数据库数量
databases 16
#开启RDB冷备份时,每多少秒 且 该秒数区间内key发生变化的数量至少为多少时,进行一次备份
#例如 900秒内有2个key 发生了变化,就触发了 save 900 1 的条件,就会进行备份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 关闭rdb
# save ""
#是否开启rdb文件的压缩
rdbcompression yes
#rdb数据的文件名
dbfilename "dump.rdb"
#db数据的文件路径
dir "F:\\software\\redis\\Redis-x64-3.2.100-6380"
#设置该从机所属的主服务器
slaveof 127.0.0.1 6381
#是否开启AOF功能
appendonly yes
#AOF文件名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AOF更新数据条件 由主进程执行
#每条更新(影响效率)
#appendfsync always
#每秒更新(上下折中)
appendfsync everysec
#redis不负责更新写入磁盘,交给操作系统来调度(影响数据完整性)
# appendfsync no
# 在AOF的rewrite执行时,是否将新命令写入AOF中 no会阻塞,不丢数据,yes降低延迟,可能丢数据
# 当参数为yes时,意味着no-appendfsync-on-rewrite(在rewrite时不执行appendfsync,也就是appendfsync参数在rewrite期间不生效即为appendfsync no)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 当文件大小增长部分的百分比超过上次rewrite之后的100% 即上次重写后文件2倍大小时 且 文件大小超过64M时 就进行一次rewrite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redis异常关闭并重启恢复数据时,如果最后一条数据可能存在问题,是否忽略掉,如果是,存在问题的话就忽略并恢复成功,否就报错
aof-load-truncated yes
#是否开启集群模式( 集群模式使用cluster 主从模式使用slaveof 不可同时使用)
#cluster-enabled yes
#最大可用内存占主机物理内存的百分比 默认0,表示不做限制
maxmemory 0
#达到最大内存时,redis的数据淘汰策略
# volatile-lru 使用LRU(最久未使用)算法删除具有过期时间的数据
# allkeys-lru 使用LRU(最久未使用)算法删除所有key
# volatile-lfu (redis4.0版本)使用LFU(最少使用)算法删除具有过期时间的数据
# allkeys-lfu (redis4.0版本)使用LFU(最少使用)算法删除所有key
# volatile-random 随机删除具有过期时间的数据
# allkeys-random 随即删除所有key
# volatile-ttl 删除最接近过期时间尚未过期的key
# noeviction 不删除任何key(默认)
maxmemory-policy noeviction
#触发数据淘汰策略时,淘汰key的个数
maxmemory-samples 5
redis配置文件参数说明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7-13 21:56:46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