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层:
描述的是网络通信的硬件设备比如我们使用的网线,光纤是什么规格的。
2.数据链路层:
描述两个节点时间数据的传输情况。
3.网络层:
进行路径的规划,因为普遍网络需要经历多次路径的传输才会到达,所以它决定了走哪一条路径
4.传输层:
主要关注的是起点和终点。从哪里开始传输,到哪里传输结束。
5.应用层:
应用程序如何使用拿到的数据。
如果以上你还是觉得抽象,我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你现在要去旅游,从南京到上海。那么脚下的公路,铁路就是物理层。从南京到上海这个就是传输层决定的事情。从南京到上海的路线是 南京 -> 镇江 -> 常州 ->无锡 -> 苏州 -> 上海 这个路线的规划就是网络层做的事情。那其中相邻的城市之间比如无锡到苏州你可以坐高铁也可以做长途汽车,这个是数据链路层决定的。
经典笔试题:
- 对于一台主机,它的操作系统内核实现了从传输层到物理层的内容,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四层。
- 对于一台路由器,它实现了从网络层到物理层,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三层;
- 对于一台交换机,它实现了从数据链路层到物理层,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两层
- 对于集线器,它只实现了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