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一个派生类对象赋值给基类的时候,会发生赋值转换,注意,这不是强制类型转换,而是C++原本就支持的,我们把这个赋值转换过程称为“切片”。
目录
1、认识切片
假设 Person 类和 Student 有着继承关系。
class Person
{
protected :
string _name; // 姓名
string _sex; // 性别
int _age; // 年龄
};
class Student : public Person
{
public :
int _No ; // 学号
};
Student类 继承了 Person 类以后就会变成下面这样

现在我们要把Student类的对象赋值给 Person类,但是Student类的成员要比 Person 类更多,多出来的成员无法赋给Person类,此时就会直接丢弃。此时会调用父类的 operator=()函数来对成员进行一一赋值。

2、切片的实现方式
(1) 对象赋值
实现方式如下:

只能是子类赋给父类,父类的成员一般要比子类少,所以父类无法赋给子类。赋值的时候,为了初始化父类的成员,会调用父类的 operator=() 函数

(2) 指针赋值
实现方式如下:

其实就是让一个父类的指针 去指向 子类继承父类的那块空间。

(3) 引用赋值
引用的底层使用的还是指针,所以达到的效果和指针赋值是一样的。

3、切片的应用场景(子类初始化)
子类在继承父类以后,不光要给自己特有的成员初始化,也要对父类的成员初始化,此时就可以利用切片的特性,将子类对象直接赋给父类。
class Student : public Person
{
public:
Student(int No, string name, string sex, int age)
:_No(No),
Person(name, sex, age) // 使用有参构造创建一个临时对象,然后使用这个临时对象去初始化父类
{}
Student(Student& s)
:_No(s._No), // 给子类成员变量初始化
Person(s) // Person()是一个匿名对象,
// 将Student的对象s赋值给Person类的匿名对象时会发生切片
{}
int _No; // 学号
};
在进行切片以后,剩下的只有父类成员,此时就会自动去调用父类的拷贝构造函数来对父类成员初始化,这个内容在后面介绍子类的默认构造函数还会提到。
4、切片与强制类型转换的区别
强制类型转换的本质是先将右值强转以后赋给一个临时变量,临时变量具有常性,然后再将临时变量赋给左值。

而切片是将子类多余的部分切除,然后再给父类,这个过程是C++语法天然支持的,不存在强制转换的过程。
本文详细解释了C++中的切片现象,包括其概念、实现方式(如对象赋值、指针赋值和引用赋值)、应用场景及与强制类型转换的区别。
116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