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Linux平台上的“一枝独秀”,到如今Windows系统的“原生支持”,Docker已经逐渐成为跨平台容器技术的事实标准。对于Docker原生支持的实现,意味着开发人员可以在Windows上享受与Linux相同的一流容器体验,而无需通过虚拟机或其它额外步骤。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也为Windows生态带来了更多可能。那么,Windows原生支持Docker究竟带来了哪些变化?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技术趋势呢?
1. Windows 原生支持 Docker 的历程
自2016年发布Windows Server 2016以来,微软便开始支持Docker容器,这标志着Windows平台正式进入容器时代。不过,最初的支持仅限于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并且主要面向企业级应用。直到2017年发布的Windows 10 April 2018 Update(版本1803),Docker才正式获得了对Windows客户端的支持,使得个人开发者也能在本地机器上使用Docker进行开发测试工作。
2. 原生支持的优势
2.1 性能提升
由于不再依赖于虚拟化层,Windows原生支持Docker后,容器的启动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资源占用也更加合理。根据Docker官方测试数据显示,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容器,其性能损耗相比于使用虚拟机的方式降低了约30%[1]。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更快速地构建、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
2.2 开发流程简化
过去,为了在Windows环境中使用Docker,开发者不得不借助Docker for Windows这样的工具来创建一个基于Hyper-V技术的轻量级Linux虚拟机,然后在该虚拟机上运行Docker引擎。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兼容性问题,但也增加了额外的配置步骤,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的学习成本。而现在,随着Docker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直接支持,开发人员只需简单安装Docker Desktop即可开始使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64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