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一对多(单向)

本文介绍Hibernate框架中一对多关联的实现方式,包括单向关联的插入、加载和删除操作及对应的SQL语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Hibernate:
///
一对多关联和多对一关联在实际应用中式非常普遍的。例如一个会员(Member)可以有多个订单(Order),而每个订单只能属于某个特定的会员,这便是一个典型的一对多关联。
本示例要用到的两个POJO类如下:
public class Member
{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rivate Set<Order> orders = new HashSet<Order>();
   ......
}


public class Order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num;
private String memberId;//没有Member对象
......
}

会员(Member)拥有多个订单(Order),而每个订单只能属于某个特定的会员。
首先来演示和学习一对多的单向关联。
两个人POJO的映射文件如下:
Member.hbm.xml:
<hibernate-mapping package="org.louis.domain"> 
<class name="Member" table="TEST_MEMBER">
        <id name="id" column="ID">
<generator class="uuid.hex"></generator>
</id>
<property name="age" column="AGE"></property>
<property name="name" column="NAME"></property>
<!--set元素,就是定义一个集合,它的name属性值是对应的POJO中的相关属性名称-->
<set name="orders" cascade="all">
<key column="MEMBER_ID"></key><!--指定“多”的一端的外键,与“一”端得主键相关联-->
<one-to-many class="Order"/><!--指定了“多”端对应的类-->
</set>
</class>
</hibernate-mapping>


Order.hbm.xml:
<hibernate-mapping package="org.louis.domain">
<class name="Order" table="TEST_ORDER">
<id name="id" column="ID">
<generator class="native"></generator>
</id>
<property name="name" column="NAME"></property>
<property name="num" column="NUM"></property>
<!--外键-->
<property name="memberId" column="MEMBER_ID"></property>
</class>
</hibernate-mapping>

在hiberante.cfg.xml中配置了 <property name="hbm2ddl.auto">update</property>

在运行时数据库自动生成两个表test_member和test_order



在Member.hbm.xml中主要的是它的<set>元素,它定义了Order作为它的一个集合属性。而Order.hbm.xml则和普通的映射文件没有什么不同。
下面进行测试:
a、插入数据


    public void insert()
    {
        Session session = HibernateSessionFactory.getSessionFactory().getCurrentSession();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Member m = new Member();
        m.setAge(24);
        m.setName("Louis");


        Order order = new Order();
        order.setName("order 1");
        order.setNum("order num 1");
        
        m.getOrders().add(order);
        
        session.save(m);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


查看Hibernate在后台执行的SQL语句如下:


Hibernate: 
   insert 
   into
       TEST_MEMBER
       (AGE, NAME, ID) 
   values
       (?, ?, ?)
Hibernate: 
   insert 
   into
       TEST_ORDER
       (NAME, NUM, MEMBER_ID) 
   values
       (?, ?, ?)
Hibernate: 
   update
       TEST_ORDER 
   set
       MEMBER_ID=? 
   where
       ID=?


总共执行了3条Sql语句,前两条是进行数据的插入,第三条将Order的外键更新为Member的主键值。
因为关联关系时单向的,关联关联关系由Member来维护,而“多”的一方并不知道它自己和Member有任何关系。
在这个例子中,Hibernate首先向数据库插入Member的数据,然后插入Order的数据(这时候Order的外键为
NULL,如果设置其外键不允许为NULL的话就会报错),最后Hibernate会发送一条更新Order外键的Sql语句,
其值由Member的主键值而来。由此看出采用这种单向关联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包括性能、是否为空等问题。

运行后数据库中数据内容如下:

test_member 内容:


test_order 内容:



其中test_order外键显示如下:


b、加载数据


public void getMemberById(String id)
{
        Session session = HibernateSessionFactory.getSessionFactory().getCurrentSession();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Member m = (Member)session.load(Member.class, id);    //如果使用get方法,则这里就直接会触发查询test_member语句,但查询test_order仍然需要下面那条语句才能触发
        System.out.println(m+"/n"+m.getOrders().size());//因为上面用load方法,执行到该语句是才会触发test_member和test_order查询语句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 
查看后台的SQL语句:


Hibernate: 
    select
        member0_.ID as ID0_0_,
        member0_.AGE as AGE0_0_,
        member0_.NAME as NAME0_0_ 
    from
        TEST_MEMBER member0_ 
    where
        member0_.ID=?
Hibernate: 
    select
        orders0_.MEMBER_ID as MEMBER4_1_,
        orders0_.ID as ID1_,
        orders0_.ID as ID1_0_,
        orders0_.NAME as NAME1_0_,
        orders0_.NUM as NUM1_0_,
        orders0_.MEMBER_ID as MEMBER4_1_0_ 
    from
        TEST_ORDER orders0_ 
    where
        orders0_.MEMBER_ID=?


这里有点要注意:m.getOrders()在这里必须要在加载Member对象的Session范围内,否则得话就会出错,因为Session已经关闭。


c、删除数据

public void delete(String id) 
{
Session session = HibernateSessionFactory.getSessionFactory().getCurrentSession();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Member m = (Member) session.load(Member.class, id);
session.delete(m);//执行此条语句时才触发查询和删除语句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


查看Hibernate后台SQL语句如下:

Hibernate: 
    select
        member0_.ID as ID0_0_,
        member0_.AGE as AGE0_0_,
        member0_.NAME as NAME0_0_ 
    from
        TEST_MEMBER member0_ 
    where
        member0_.ID=?
Hibernate: 
    select
        orders0_.MEMBER_ID as MEMBER4_1_,
        orders0_.ID as ID1_,
        orders0_.ID as ID1_0_,
        orders0_.NAME as NAME1_0_,
        orders0_.NUM as NUM1_0_,
        orders0_.MEMBER_ID as MEMBER4_1_0_ 
    from
        TEST_ORDER orders0_ 
    where
        orders0_.MEMBER_ID=?
Hibernate: 
    update
        TEST_ORDER 
    set
        MEMBER_ID=null 
    where
        MEMBER_ID=?
Hibernate: 
    delete 
    from
        TEST_ORDER 
    where
        ID=?
Hibernate: 
    delete 
    from
        TEST_MEMBER 
    where
        ID=?


因为我根据一个Member的主键来加载到它的一个对象实例,然后将其删除,所以Hibernate首先加载Member对象及其Order集合;因为要删除Order,
所以又更新了Order的外键为NULL,最后删除Order和Member。可见删除一个会员会执行大量的SQL语句,对性能的影响可想而知,并且如果Order的外键不允许为NULL,
那么在更新Order时就会报错,这些都是要考虑的。而理想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取出Member和其相关的集合,让后逐个删除与Member关联的对象,最后删除Member,
比起上面的少了大量的更新语句,显然性能上要有所提高。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理想情况,使用这种单向关联是不行的,那就要通过双向关联来实现。


注:如果Member有上千个订单的话就要一条一条的删除订单,性能上也会受影响,幸好,Hibernate提高了一个系统属性可以设置成用来进行批量更新。
hibernate.jdbc.batch_size,Hibernate官方建议取值在5和30之间。只有当要执行的SQL语句到指定的数目后,Hibernate才将其提交执行,
这样减少了与数据交互的次数,从而提高性能。


http://blog.youkuaiyun.com/yifei12315/article/details/6985022

【基于QT的调色板】是一个使用Qt框架开发的色彩选择工具,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常见的颜色选取器。Qt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广泛应用于桌面、移动和嵌入式设备,支持C++和QML语言。这个调色板功能提供了横竖两种渐变模式,用户可以方便地选取所需的颜色值。 在Qt中,调色板(QPalette)是一个关键的类,用于管理应用程序的视觉样式。QPalette包含了一系列的颜色角色,如背景色、前景色、文本色、高亮色等,这些颜色可以根据用户的系统设置或应用程序的需求进行定制。通过自定义QPalette,开发者可以创建具有独特视觉风格的应用程序。 该调色板功能可能使用了QColorDialog,这是一个标准的Qt对话框,允许用户选择颜色。QColorDialog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获取用户的颜色选择,通常包括一个调色板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或点击来选择RGB、HSV或其他色彩模型中的颜色。 横渐变取色可能通过QGradient实现,QGradient允许开发者创建线性或径向的色彩渐变。线性渐变(QLinearGradient)沿直线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过渡颜色,而径向渐变(QRadialGradient)则以圆心为中心向外扩散颜色。在调色板中,用户可能可以通过滑动条或鼠标拖动来改变渐变的位置,从而选取不同位置的颜色。 竖渐变取色则可能是通过调整QGradient的方向来实现的,将原本水平的渐变方向改为垂直。这种设计可以提供另一种方式来探索颜色空间,使得选取颜色更为直观和便捷。 在【colorpanelhsb】这个文件名中,我们可以推测这是与HSB(色相、饱和度、亮度)色彩模型相关的代码或资源。HSB模型是另一种常见且直观的颜色表示方式,与RGB或CMYK模型不同,它以人的感知为基础,更容易理解。在这个调色板中,用户可能可以通过调整H、S、B三个参数来选取所需的颜色。 基于QT的调色板是一个利用Qt框架和其提供的色彩管理工具,如QPalette、QColorDialog、QGradient等,构建的交互式颜色选择组件。它不仅提供了横竖渐变的色彩选取方式,还可能支持HSB色彩模型,使得用户在开发图形用户界面时能更加灵活和精准地控制色彩。
标题基于Spring Boot的二手物品交易网站系统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阐述基于Spring Boot开发二手物品交易网站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及本文方法与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介绍二手物品交易的市场需求和Spring Boot技术的适用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当前二手物品交易网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3论文方法与创新点说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在系统设计中的创新之处。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介绍开发二手物品交易网站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2.1Spring Boot框架解释Spring Boot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特性。2.2数据库技术讨论适用的数据库技术及其在系统中的角色。2.3前端技术阐述与后端配合的前端技术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第3章系统需求分析详细分析二手物品交易网站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3.1功能需求列举系统应实现的主要功能模块。3.2性能需求明确系统应满足的性能指标和安全性要求。第4章系统设计与实现具体描述基于Spring Boot的二手物品交易网站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4.1系统架构设计给出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和各模块间的交互方式。4.2数据库设计详细阐述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数据操作流程。4.3界面设计与实现介绍系统的界面设计和用户交互的实现细节。第5章系统测试与优化说明对系统进行测试的方法和性能优化的措施。5.1测试方法与步骤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数据的准备及测试流程。5.2测试结果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需求。5.3性能优化措施提出针对系统性能瓶颈的优化建议和实施方案。第6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改进空间。6.1研究结论概括本文基于Spring Boot开发二手物品交易网站的主要发现和成果。6.2展望与改进讨论未来可能的系统改进方向和新的功能拓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