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第一章基础知识



《汇编语言》第一章:基础知识

📌 主要内容

本章从最底层的机器语言出发,介绍汇编语言的产生与组成,计算机存储器结构及其与指令/数据的关系。重点包括:

  •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的功能;
  • 内存地址空间的构成;
  • 主板与接口卡等硬件组成概览。

🧠 笔记重点

1. 指令基础

  • 机器指令:CPU能直接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编码。
  • 汇编指令:机器指令的助记符,一一对应。
  • 指令结构:通常包含操作码 + 地址码(操作数)。
  • 指令分类
    • 汇编指令
    • 伪指令:编译器执行,计算机不执行
    • 其他符号:如 +-*/ 等,由编译器识别,无机器码

编译器是将汇编指令转换为机器指令的翻译程序,每种 CPU 有自己的汇编指令集。

💡 在内存或磁盘上,指令与数据没有本质区别,都为二进制信息。

汇编语言编译过程


2. 存储器结构

  • RAM(随机存储器):可读写,断电数据丢失
  • ROM(只读存储器):只能读取,断电数据保留

3. 总线概述

  • 总线定义:连接各部件的数据传输线,分为:
    • 片内总线:芯片内部传输
    • 系统总线:各组件之间传输
  • 系统总线三大类
    • 📍 地址总线:CPU 指定内存地址
    • 📍 数据总线:CPU 与内存/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
    • 📍 控制总线:CPU 控制外部器件的手段

4. 地址总线详解

  • 一根导线 = 一位二进制
  • 10 根地址线 ⇒ 2^10 = 1024 个地址空间

地址总线图


5. 数据总线详解

  • 8 根数据线 ⇒ 一次传送 1 字节
  • 16 根数据线 ⇒ 一次传送 2 字节(涉及内存对齐)

数据总线图


6. 控制总线详解

  • 控制 CPU 与外设之间的读写行为
  • 控制总线宽度 = CPU 控制能力

7. CPU 与存储器的数据交互

CPU与存储器数据交互

操作流程:

  1. CPU 通过地址线发出目标地址(例如地址 3)
  2. 控制线发出“内存读”命令
  3. 存储器将对应数据通过数据总线送回 CPU

8. CPU 与外设的控制关系

  • CPU 无法直接控制显示器、音箱、打印机等外设
  • 借助接口卡控制外设:接口卡插入扩展插槽,与 CPU 通过总线连接

9. 内存地址空间

  • CPU 把系统中所有存储器视作一个逻辑存储器
  • 它的地址容量受 CPU 寻址能力限制
  • 每个物理设备(如 RAM、ROM)在逻辑空间中占一段地址区域

逻辑存储结构

对某段地址空间读写,即是访问对应的物理存储器(ROM 不能写)

地址映射图


✅ 检测点 1.1

  1. 13
  2. 1024,0,1024
  3. 213,210
  4. 230,220,2^10
  5. 64,1,16,4
  6. 1,1,2,2,4
  7. 512,256
  8. 二进制

📖 下一篇预告 | 第二章 寄存器

第二章 寄存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