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至大,我对下雨天总怀揣着别样的偏爱。许是骨子里带着几分闲散,雨天里,没有非得去完成的要事,只需寻一处惬意角落,备上零食与清茶,静静观雨,便觉岁月静好。
夏秋两季,是雨的主场。我常悄悄躲进自家北屋,轻轻撩开门帘,坐在小板凳上,目光追随着那雨丝飘落。雨滴坠入院子的土地,溅起一朵朵小巧的水花,转瞬即逝。若是赶上大雨倾盆,满院便似绽开了无数晶莹的水花,美得如梦似幻。
西屋房顶上,雨水渐渐积攒,而后顺着屋檐的排水口倾泻而下,宛如一道道灵动的小瀑布,哗啦啦地奔向墙角。为防雨水冲垮墙角,人们早早便在下水口下方放上几块青砖。水滴石穿,这成语在青砖上的凹槽里,得到了最生动的印证。
今日,于我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我不再是那个可以悠然观雨的闲人,第一次披上雨披,骑行在上班的路上。多年来,工作与生活顺风顺水,或搭乘班车,或自驾出行。可来到这家新公司,园区高昂的停车费,让我望而却步。本着体验生活乐趣的念头,我披上雨披,一头扎进了雨幕。
下楼后,我从电动车后备箱里取出折叠整齐的新雨披。初披雨披,我对其构造一知半解,只晓得该有个露头的地方。摸索着把头套进去,旋转雨披时,又发现一个洞,料想应是伸手的袖口,便将左手伸了进去。可再找右手的入口,却怎么也寻不见。无奈之下,只好将左手缩回,摘下雨披,仔细端详。这雨披设计着实奇特,前面有个头的位置,后面不远处竟还有一个类似头的位置,却不见左右手的设计。我也没多想,只觉后面那个洞或许是方便背包的人取放物品。于是,我穿上雨披,骑车出发。
第一次在雨中骑行,心中满是兴奋与新鲜,仿佛与夏日的雨来了一场浪漫的约会。然而,刚骑出小区南门,踏上辅路,心情便截然不同。路上行人匆匆,在雨中奔波,骑行的外卖小哥、打伞赶公交的上班族,皆无暇享受这雨中骑行的乐趣,神色匆匆,自在与我无缘。看着他们,我的兴致也渐渐消散。骑了没几十米,雨水便模糊了我的双眼,整张脸也被打湿。这时,我留意到其他骑车人穿的雨披都有“帽檐”。我赶紧路边停车,从后备箱里找出还没安装的透明挡水帽檐,一番折腾装好后,再骑上路,顿感舒适许多。那一刻,我对雨披设计师心生敬佩。一件日常所用的雨披,设计师都如此用心,考虑得如此周全。反观自己日常工作所负责的业务,又怎能不更加仔细认真、考虑周全呢?不然,又怎对得起客户?
一路骑行,我深切感受到了打工人的不易,尤其是那些无力打车、自驾的劳苦大众。这种设身处地的体验,是读多少书、看多少小说、追多少电视剧都无法获得的。人世间最好的教育,便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去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开启智慧。
做人做事,皆是如此。切不可仅停留在认识的表面,更要设身处地去实践。很多时候,旁观者纵有再多经验,也不如当事者深入一线的人更有发言权。多做事,在事上磨炼心性,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方能收获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