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线程安全

为防止多线程同时访问同一个变量,而产生错误,需要对变量或代码区加锁,只允许一个线程操作变量。
锁的种类有四种:

  1. 自旋锁(SpinLock):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共享资源,实现线程同步。自旋锁区别于其他锁的地方在于若某线程在未获得锁时将不断的询问(判断)自旋锁保持者是否释放了锁(获取锁操作将自旋在那里,不断地申请获取,直到自旋锁保持者释放了锁),因此比较适用于保持锁时间比较短的情况(CPU一直在空转)。需要注意的是:一个锁只能有一个保持着。
  2. 互斥锁(Mutex): 某线程A获得互斥锁,可以访问共享资源,而当另一个线程B也要访问该共享资源时,发现互斥锁已经被线程A获得,那么B线程进入等待队列。若线程A释放了互斥锁,操作系统则在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需要互斥锁的线程。
  3. 信号量(semaphore): 在多线程环境下,用来保护共享资源。信号量有两个操作,P操作和V操作,一个计数器,计数器的值表示资源数。P操作使计数器减一,表示一个线程获得了一个资源,资源数减一。V操作是线程释放资源,计算器加一,也就是资源数加一。当计数器为零时,表示没有资源可供线程利用,此时,也没有线程等待资源。当再有线程申请该资源时,此时信号量为零,该线程则处于睡眠状态(放入等待队列)直到有线程执行V操作。整数信号量不能为负数,但记录型信号量可以为负数,负数的绝对值表示等待序列中线程的个数。这里的资源可以是打印机等。
  4. 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 指一个访问共同资源的程序片段,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简单来说,临界区是一段代码片段,这段代码片段能够访问共享资源。每次只能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进入后不允许其他进程进入,其他进程处于等待状态(被挂起),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要在有限时间内退出。

在加锁的同时最好配合volatial类型和barrier()函数一起使用。
volatial类型变量防止cpu的变量读写优化,而产生的错误。
barrier()函数可防止cpu的指令变换优化而产生的错误。
eg:T *a = new T();
此语句需三步:
1.new申请内存
2.构造
3.赋值
如果先3后2.可能在3后a指针就被其他线程使用,可能产生错误。此时就需要改成
volatial T *a = new T();
barrie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