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事务的概述
原子性: 如商城业务中的,下订单,减库存,减积分等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业务逻辑操作,这三个业务要么同时成功,要么同时失败,可以理解为一个原子操作。
一致性:业务流程完成之后对应的数量是一致的。如转账:A:1000 B: 1000 A转B200;事务成功之后:A:800 B:1200。
隔离性:不同事务之间是隔离的。如当有100个人在下单的时候,当有一个人订单失败之后,该异常订单就会被回滚,其他人的订单不受影响。
持久性:事务一旦成功之后数据就会存储数据库对应的磁盘中。当事务执行成功之后,即使此时出现断电的时候,我们的数据也会持久化到磁盘,当系统恢复之后读取的也是成功之后的数据。
二 事务的隔离性
1. READ UNCOMMITTED (读未提交)
该隔离级别的事务会读到其他事务未提交的数据,此现象也被称作脏读。
2. READ COMMITTED(读提交)
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另一个事务已经提交的事务,多次读取会造成不一样的结果,此现象为不可重复读问题,Oracle和SQL Server的默认隔离级别。
3.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
该隔离级别为MySQL中默认的隔离级别,在同一个事务中,select的结果为事务开始时间点的状态,此时,同样的select操作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会存在幻读现象。MySQL的InnoDB引擎可以通过next-key locks机制来避免幻读。
4. SERIALIZABLE(序列化)
在该隔离级别中,事务都是串行顺序执行的,MySQL数据库的InnoDB引擎会给读操作隐式加上一把共享锁,从而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问题。
三 事务的传播行为
待续。。。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库事务的四个基本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并针对隔离性,阐述了四种不同的隔离级别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此外,还提及了事务的传播行为,讨论了事务执行过程中的交互方式。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