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考虑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通过网线/光纤/无线直接相连的两个设备)
这里以数据链路层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以太网”
以太网帧格式:

以太网数据帧=帧头+载荷+帧尾
帧头: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此处不是使用IP地址表示了,而是搞了一个mac地址
mac地址是物理地址(和IP地址完全独立的,另外一套地址体系)有6字节大小(相比IPv4地址大很多)当前每个设备都会有唯一的mac地址,此处mac地址不是动态分配的,而是网卡出厂的时候就被设置好的
6字节就2^48 = 2^16 * 2^32=6w * 42亿
载荷:完整的IP数据报
试问:都已经有了IP地址为啥还要mac地址
假设只有一套地址体系也就够了,但是,在最初大佬们研发初代的协议栈的时候,研发网络层协议的大佬和研发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大佬都各自独立研发,导致现在此处使用了两种地址相互配合
那使用上IP地址和mac地址针对什么??如何

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帧格式包括目的地址、源地址和类型,使用MAC地址而非IP地址进行相邻节点间传输。MAC地址是物理地址,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MAC。IP地址用于描述传输起点和终点,而MAC地址则标识相邻节点。MTU影响TCP协议的MSS协商,限制了单个数据报的最大长度。DNS是应用层协议,负责域名到IP地址的解析。域名分级制度确保了唯一性,DNS服务器按级别查询提供IP地址。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98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