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元组
1、元组概念
元组和列表很相似,不同点是列表是用[]方括号把元素包裹起来,而元组是用()小括号。
与此同时,元组也不能修改里面的元素,这也是和列表的不同点。元组的创建很简单
tup=() 就是创建了一个名为tup的空元组。
tup=(1,2,3) 表示创建了一个含有1、3、5元素的元组。
2、元组的访问
元组支持使用下标来访问元组中的值。比如目前新建了一个元组如下
tup=(1,2,3)
print(tup[2]) #输出3
因为下标从0开始,所以索引为2的就是3
print(tup[0:1]) #输出1,
因为0:1表示输出第1个到第2个,但是又不包含第2个的数。
3、元组的修改
列表中元素的修改是很方便的,比如把list=[1,2,3]的第二个元素改为5。只需要用索引取到第2个值,然后直接赋值,如下
list[1]=5
print(list)
程序会输出 1,5,3。
但是元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许修改的
像这样tup[1]=5进行修改,程序运行到此会报错:

只能对元组进行连接操作:
tup1=(1,2,3)
tup2=(4,5,6)
tup3=(0)
tup3=tup1+tup2
print(tup3)
以上会输出1, 2, 3, 4, 5, 6。之前的0被覆盖了。
4、删除元组
与修改元组中元素一样,删除元组的某个元素值也是不可以的。
所以只能删除整个元组。所以我们经常用元组来存储不想被修改的数据。
del tup3
print(tup3)
执行del tup3语句后,表示tup3被删除掉了,这时候再打印tup3的信息,编译器会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5、元组的一些函数
1、通过tuple函数将列表转化为元组
list=[1,2,3]
tup=tuple(list)
print(tup)
2、通过len()函数获取元组内的元素个数
二、字典
1、字典概念
字典和列表与元组的最明显的区别是,字典使用{}括号来包裹元素。字典由键值对组成,所以字典也被称作关联数组或哈希表
字典的创建:dict = {1: 'james', 2: 'curry', 3: 'kd'} 表示创建了3个元素的字典。
元素2: 'curry'而言。其中2是该元素的键,curry是元素的值。所以叫键值对。
需要注意的是字典的键是唯一的ID。如果有重复的,只会记录最后面的值。比如dict = {1: 'james', 2: 'curry', 2: 'kd'},进行打印,只会输出
![]()
字典的值可以是任意的类型,通常使用数字、字符串、元组作为键,元素的键不要求同一个类型。比如
dict = {1: 'james', 2: 'curry', '2': 'kd'}
print(dict)
会打印以下:
![]()
2、访问字典里面的值
字典不支持下标访问,可以通过键来访问值
print(dict[1]) 会打印james
print(dict[0])。则并不会像列表一样输出第一个元素。
它会查找字典里是否有0这个键,如果有就输出对应的值。否则就报错!

3、修改字典
可以通过键来修改字典中键值对的值。
dict[1]='kg' #修改
dict[3]='cj' #添加
输出以下:

4、删除字典的元素
删除字典的元素通过使用del关键字
del dict[1] #删除键是1的元素
![]()
python的元组和列表的用法至此结束,对编程新人而言可以需要花点时间,但对已经有其他语言基础的朋友来说,其实很简单。
一起玩python,体会python的优雅简洁之美。
Python元组与字典的使用详解
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元组和字典的使用。元组用小括号包裹,元素不可修改,支持下标访问,可进行连接操作,还能使用tuple函数转换列表、用len函数获取元素个数;字典由键值对组成,用大括号包裹,通过键访问和修改值,可使用del关键字删除元素。
4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