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 tcp/ip详解 卷1
1. 每当T C P接收到一个超出期望序号的失序数据时,它总是发送一个确认序号为其期望序号的确认
2.使用T C P的滑动窗口协议时,接收方不必确认每一个收到的分组。在T C P中,A C K是累积的—它们表示接收方已经正确收到了一直到确认序号减1的所有字节。
3. 如果接收到一个指示窗口左边沿向左移动的A C K,则它被认为是一个重复A C K,并被丢弃。如果左边沿到达右边沿,则称其为一个零窗口,此时发送方不能够发送任何数据。
4. 当与另一个网络的主机建立T C P连接时,拥塞窗口被初始化为1个报文段(即另一端通告的报文段大小)。每收到一个A C K,拥塞窗口就增加一个报文段( c w n d以字节为单位,但是慢启动以报文段大小为单位进行增加)。发送方取拥塞窗口与通告窗口中的最小值作为发送上限。拥塞窗口是发送方使用的流量控制,而通告窗口则是接收方使用的流量控制。
5.A C K的传输并不可靠,也就是说, T C P不对A C K报文段进行确认, T C P只确认那些包含有数据的A C K报文段。
6. 糊涂窗口综合征可发生在两端中的任何一端:接收方可以通告一个小的窗口(而不是一直等到有大的窗口时才通告),而发送方也可以发送少量的数据(而不是等待其他的数据以便发送一个大的报文段)。
7.以太网的帧有最小长度要求。最少要有4 6字节。为了保证这一点,必须在不足的空间插入填充(p a d)字节。
8. 许多T C P实现对每个窗口的RT T仅进行一次测量。它们并不对每个报文段进行RTT测量。
9. 时间戳选项使发送方在每个报文段中放置一个时间戳值。接收方在确认中返回这个数值,从而允许发送方为每一个收到的A C K计算RT T。我们必须说“每一个收到的A C K”而不是“每一个报文段”,是因为T C P通常用一个A C K来确认多个报文段。

125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