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主要内容总结
本文聚焦于韩语(一种黏着语)的句尾特征,旨在评估大型语言模型(LLMs)对韩语句尾的理解能力。主要内容包括:
-
研究背景:LLMs在英语等字母语言中表现优异,但在低资源黏着语(如韩语)中因形态复杂(句尾变化影响句意)存在不足。韩语中,动词词干可结合不同句尾表达陈述、感知、感叹等多种含义,句尾的细微变化会显著改变句意。
-
KoSEnd数据集构建:
- 包含3000个句子,分“简单”(语言学习者语料)、“中等”(新闻语料)、“困难”(学术论文摘要)三个难度等级。
- 每个句子扩展为15种句尾形式(9种陈述式、6种命令式),并通过“两阶段标注”(人工标注+LLM辅助标注)确保句尾使用的自然性。
-
LLMs评估:
- 评估了11个LLMs(包括Llama系列、Qwen2、Gemma2及韩语微调模型如KULLM3、EXAONE3)。
- 设计两个任务:SE-always(假设存在合适句尾)和SE-absent(允许句尾缺失)。结果显示:所有模型在SE-absent任务中表现更优;韩语微调模型(如Llama3-ko、KULLM3)一致性更强,整体性能更好;参数规模与句尾理解能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