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主要内容总结
本文提出了对抗偏好学习(APL)框架,旨在提升大型语言模型(LLMs)对抗对抗性攻击的鲁棒性。传统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方法存在人工标注成本高、对抗攻击场景覆盖不足以及奖励偏差等问题。APL通过以下核心组件实现改进:
- 基于内在偏好概率的直接危害度量:无需外部评估系统,通过模型生成有害/安全响应的概率直接评估漏洞。
- 条件生成攻击者:自动生成多样化的对抗性提示,覆盖更广的输入空间。
- 迭代闭环反馈框架:攻击者与防御者通过迭代交互持续发现和修复漏洞。
实验在Mistral-7B和Llama-3-8B模型上进行,结果表明APL显著降低攻击成功率(ASR最高下降65%),提升无害性胜率(83.33%),同时保持竞争力的实用指标(如MT-Bench得分6.59)。消融实验验证了迭代训练和内在奖励设计的有效性。
文章创新点
- 无需外部反馈的内在危害评估:利用模型自身的概率分布直接计算危害得分,避免依赖外部分类器或奖励模型,减少奖励篡改风险。
- 生成式攻击者的多样性探索:通过条件生成模型自动生成语义保留但更具攻击性的提示,突破手动设计或梯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