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打开消息通知,发现???
全站深圳63名??????
Part 1/5:一周数据背后的硬核狂欢
这周的最新数据来了,全深圳63名!
全站排名进9k名
行吧,也不枉费我这周肝得这些文章
今天早上点开 优快云 后台时,手指在屏幕上顿了一下。725 分的原力值后面跟着 "+75" 的红色数字,下面一行小字写着 "本周被阅读次数超过 95% 的用户",再往下翻,深圳市原力月榜第 63 名
突然就想起上个月这个时候,我还在对着 "周阅读量 8000+" 的数字焦虑 —— 总觉得写得不够好,怕辜负那些点进来的人。现在看着 12053 次阅读的统计,突然明白:那些在深夜改代码注释的时刻,那些画废了又重画的示意图,早就悄悄在屏幕另一头,攒成了读者眼里的光 2333333
-----------------------------ai写的肉麻抽象总结小段
这周优快云数据亮瞎了我的钛合金doge眼:
阅读量破1.2万:干翻了95%的用户(内心OS:原来卷王这么多?)
21篇原创技术文:日均3篇,键盘冒火星(咖啡当水喝实锤)
原力值725:深圳榜第68名(差点挤进“深圳湾一号”程序员俱乐部)
但!这些数字背后是:
// 程序员的一周行为模拟(C语言版)
#include <stdio.h>
#define BRAIN_CELLS 1000000
int main() {
int coffee_cups = 21; // 本周咖啡消耗量
int hair_loss = 0; // 掉发计数器
int blogs_written = 0;
while (blogs_written < 21) {
// 写博客时的大脑内存占用
int brain_ram_usage = BRAIN_CELLS * 0.9;
// 每写1篇触发掉发事件
hair_loss += (rand() % 10 + 1);
printf("正在写第%d篇博文... 剩余脑细胞:%d\n",
blogs_written + 1, BRAIN_CELLS - hair_loss);
blogs_written++;
}
printf("成就达成!原力值+75,获得称号:[秃然变强]\n");
return 0;
}
代码解析:
-
BRAIN_CELLS
:象征程序员初始脑容量(别问为什么是100万,问就是夸张修辞) -
hair_loss
:随机掉发模拟技术输出的代价 -
循环21次对应21篇博文,每次循环脑资源衰减
Part 2/5:技术干货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我的编译器系列火了?
用一张表说透核心知识点:
技术难点 | 小白理解方案 | 实际实现方案 |
---|---|---|
词法分析 | “拆句子找单词” | 正则引擎+DFA状态机 |
语法分析 | “拼乐高积木” | 递归下降+AST抽象树 |
中间代码优化 | “给代码瘦身” | DAG图+常量折叠 |
Part 3/5:嵌入式开发的任督二脉
Linux+C的致命组合(附内存管理思维导图)
图表
代码
实战代码:嵌入式内存池优化
c
// 定长内存池实现(解决malloc碎片问题)
#define POOL_SIZE 1024
#define BLOCK_SIZE 32
uint8_t memory_pool[POOL_SIZE];
bool block_used[POOL_SIZE / BLOCK_SIZE]; // 块使用标记
void* pool_alloc() {
for (int i = 0; i < POOL_SIZE/BLOCK_SIZE; i++) {
if (!block_used[i]) {
block_used[i] = true;
return &memory_pool[i * BLOCK_SIZE]; // 计算块地址
}
}
return NULL; // 内存耗尽
}
void pool_free(void* ptr) {
// 计算块索引 = (地址 - 池首址)/块大小
int index = ((uint8_t*)ptr - memory_pool) / BLOCK_SIZE;
block_used[index] = false;
}
优势对比表:
内存方案 | 速度 | 碎片率 | 适用场景 |
---|---|---|---|
标准malloc | 慢 | 高 | 通用程序 |
定长内存池 | 极快 | 零 | 嵌入式实时系统 |
伙伴系统 | 中等 | 低 | Linux内核 |
Part 4/5:让读者拍大腿的认知颠覆
95%程序员栽在sizeof和strlen?
c
char str[] = "优快云战神";
printf("sizeof = %zu\n", sizeof(str)); // 输出:9(含'\0')
printf("strlen = %zu\n", strlen(str)); // 输出:8(仅有效字符)
// 魔鬼案例:结构体内存对齐
struct {
char a; // 1字节
int b; // 4字节
short c; // 2字节
} s;
printf("sizeof(struct)=%zu\n", sizeof(s)); // 输出12!不是1+4+2=7
内存布局图:
text
| a | 空 | 空 | 空 | b | b | b | b | c | c | 空 | 空 | ↑ ↑ ↑ ↑ 0 4 8 12
真相:
-
sizeof
:编译器分配的内存大小(含填充字节) -
strlen
:遇见'\0'
立即停止计数 -
结构体内存对齐:按最大成员类型对齐(此处int的4字节对齐)
Part 5/5:给技术人的终极忠告
写作是最高效的学习:
当我试图解释
Makefile变量
时,才发现自己只懂60%当读者在评论区指出
ARM中断向量表
错误时,知识漏洞被瞬间修补你的下个动作决定了竞争力:
⭐ 关注我 → 解锁《手撕Linux内核》连载
💡 点赞本文 → 助我冲榜深圳Top50(下次抽奖送STM32开发板!)
🚀 立即行动 → 从今天开始写技术博客,哪怕只是记录BUG解决方案
最后送上原创学习路线脑图:
最新的csdn成果一览表:
数据类型 |
具体数值 |
背后的故事 |
阅读量 |
12053 次 |
相当于把《C Primer Plus》精读了 3 遍的篇幅 |
点赞数 |
278 次 |
每 43 次阅读就有 1 次认可,比上周提升了 15% |
新增关注 |
59 人 |
相当于一个小型技术交流群的规模 |
收藏数 |
273 次 |
平均每篇文章被收藏 13 次,《深入解剖 cpu 编译到执行二进制代码全过程》被收藏最多 |
博文数量 |
21 篇 |
平均每天 3 篇,最长的一篇写了 8 小时 |
城市排名 |
第 63 名 |
比上周前进了 5 名,离 "深圳前 50" 又近了一步 |
所以,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点用,就
👉 点个赞,让更多转行者看到 "这条路能走通"
👉 收个藏,下次遇到同类问题直接翻出来抄作业
👉 加个关注,下周咱们一起扒 STM串口中断的底层源码
点击一下,咱们就算正式组队了,技术路上抱团取暖总比单打独斗强!
硬件这半年,看到排名从 10 万开外爬到 17067,确实写了不少代码、碰到了不少bug......
今天有了这数据也算是不错了....
下周继续更新 "硬件+ rtos+ 多线程+ 手撸系列+ 面试算法系列 + 文件io + arm体系架构系列 + 网络编程 + 并发编程 + 项目实战!还会带大家手撸一个简易的 rtos
感谢读到这里的每一个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