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中的智能健康技术应用
1. 可穿戴设备助力抗疫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合适的可穿戴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设备融合了电子技术与可穿戴特性,通过内置蓝牙无线技术接收和处理输入,能有效检测患者的新冠症状,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
- 智能温度计 :可持续记录体温,具有准确、实惠、易用的特点,有触摸、贴片和辐射等多种形式。与红外温度计相比,它能避免医患近距离接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部分智能温度计还能将体温数据实时传输到智能手机,如Ran’s Night、iFever、Tempdrop和iSense等,大大提高了早期发现新患者的可能性。
- 智能头盔 :配备热成像相机,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红外测温枪更安全。例如中国生产的KC N901智能头盔,能以96%的准确率检测出高温。当检测到高温时,头盔内的光学相机将人脸的位置和图像以及警报信息发送到指定的移动设备,通常是患者的健康官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此外,智能头盔还可与谷歌位置历史记录结合,获取疑似患者的活动轨迹。
- 智能眼镜 :相较于测温枪,智能眼镜与人的交互更少。它利用光学和热成像相机以及内置的面部检测技术,便于监控人群,追踪疑似病例。谷歌位置历史记录能记录可疑人员的活动地点,为后续行动提供可靠依据。如Rokid智能眼镜,使用红外传感器,可同时监测多达200人,一旦检测到体温升高的人员,会将记录信息提供给医疗中心或相关部门。
以下是智能头盔的工作流程:
graph LR
A[热成像相机检测高温] --> B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