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置

本文介绍了Ubuntu系统中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包括配置动态IP地址的步骤,以及使用网络设置工具(network-admin)进行网络配置的过程。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如何使用更新管理器进行系统更新,包括检查更新频率的设置、升级软件源的选择以及添加第三方软件源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4.1 网络配置

Ubuntu Linux系统是非常依赖于网络的。只有依靠畅通的网络,才能保持用户的系统最新。因此首先简单介绍配置网络的方法,以便用户能够成功连接网络。更详细的 网络配置方法将在后面章节中介绍。同时,配置网络也是浏览网页、文件传输、远程登录、下载其他软件资源所必需的。

4.1.1  打开网络设置工具(network-admin)

文本框:  
图4.1  打开网络设置工具 计算机只有在取得了进入网络的身份—IP地址之后,才能连接网络。因此,为主机配置IP地址是接入网络的关键。配置IP地址的方法有两种:

  ●    配置静态IP:在主机进入网络之前,事先为主机设置固定的IP地址;

  ●    配置动态IP:选择DHCP网络服务,在主机进入网络之后,动态随机获取IP地址。

配置静态IP地址需要了解更多的网络配置常识, 为实现基本系统安装完成后的快速配置,简化操作,本节只介绍配置动态IP的方法。Ubuntu使用网络设置工具(network-admin)为主机配置 IP地址,启动方法为:单击【系统】|【系统管理】|【网络】命令,如图4.1所示,打开【网络设置】对话框。

【网络设置】对话框包含4个标签页:连接、常规、DNS和主机。用户可以在该工具中完成配置IP地址、设置主机信息、设置命名解析服务、管理DNS服务器地址等任务。

4.1.2  配置动态IP地址

只要在局域网中架设有DHCP服务器,计算机在网络里就能够自动获取IP地址等网络信息。用户使用网络设置工具配置动态IP是非常方便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1)单击【网络设置】对话框中的【连接】标签,打开【连接】对话框。

(2)单击【连接】列表中的需要配置动态IP设备的选项,单击【属性】按钮,打开【接口设置】对话框,如图4.2所示。

(3)单击【配置】下拉列表按钮,选择【自动配置(DHCP)】选项,此时对话框中的其他文本框变暗。

(4)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接口设置】对话框,此时出现【更改接口配置】提示框,数秒后该对话框自动关闭,如图4.3所示。

SNAG_IM-0026           SNAG_IM-0035

       图4.2  选择DHCP服务                     图4.3  获取动态IP地址

(5)单击【网络配置】的【关闭】按钮,完成动态IP地址的配置。

 

4.2 更新系统

完成基本系统安装后,Ubuntu会重新启动,并显示图形化登录界面。如果有Internet连接,那么登录后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保具有最新的升级包和安装补丁。

4.2.1  使用更新管理器升级系统

文本框:  
图4.4  查看、选择更新软件包 Ubuntu使用更新管理器为主机升级,保持系统最新,它帮助用户获取更新软件包的基本信息,选择更新软件包,在更新系统时检查软件包依赖关系和安全漏洞,并修复现有软件包的错误等。

1.打开更新管理器

启动更新管理器,更新管理器将立即连接Internet,检索目前存在的可以使用的更新软件包。检测之后,更新管理的列表框中将显示当前系统可以使用的更新软件包。由于每位用户安装Ubuntu的情况不尽相同,此处所列的可供安装的更新软件包也可能不相同。

打开更新管理器的具体操作为:单击【系统】|【系统管理】|【更新管理器】命令,打开【更新管理器】对话框,如图4.4所示。

单击【更新管理器】列表框中的更新软件包选项,再单击【升级描述】按钮,打开【升级描述】标签,可以查看该软件包信息,以便用户决定是否安装该更新软件包。用户可勾选【更新管理器】列表框中的更新软件包,SNAG_IM-0031 表示安装该软件包,SNAG_IM-0030 表示不安装该软件包。默认情况是全部勾选,当然也建议尽量选择全部升级软件包。如图4.4所示,可以看到当前系统有待更新的软件包93个,下载文件大小158MB。

2.再次检查更新软件包

无论是初次安装之后的系统更新,还是使用过程中的系统更新,用户随时都可以查询是否有最新升级包,检查软件库里全新、已删除或已升级的软件包。

单击【更新管理器】对话框中的【检查】按钮,可以对最新的更新软件包进行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系统会首先自动检索软件包信息(不是 下载更新软件包本身),如图4.5所示。然后,检查安装主机中的软件包依赖关系,如图4.6所示。如果一切正常的话,【更新管理器】对话框列表中将显示最 新的可供更新的软件包;如果出现检查失败的警告性提示,请首先检查主机网络是否正常连接。

更新管理器-正在下载软件包信息              更新管理器-检查软件包3

              图4.5  下载更新软件包                             图4.6  检查更新软件包

3.安装更新软件包

文本框:  
图4.7  确认将要下载的更新软件包 在检查更新软件之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安装软件包。如果说安装基本系统时,每台主机的Ubuntu系统都一样。但从现在开始,每位用户拥有的Ubuntu系统就开始出现差别。安装更新软件包的具体操作如下。

(1)单击【更新管理器】的【安装更新】按钮,系统弹出【摘要】对话框,再次提示用户确认安装,如图4.7所示。该操作需要系统管理员的权限。

(2)单击【摘要】对话框中的【应用】按钮,打开【正在下载软件包文件】对话框,开始下载软件包文件。下载过程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对话框中将显示软件包下载的进度,如图4.8所示。

(3)在将更新软件包文件保存到本地后,系统便自动开始安装软件。安装过程同样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单击【详细信息】按钮,可以查看到软件包安装的详细过程,如图4.9所示

更新管理器-正在下载软件包文件          更新管理器-正在实施变更

          图4.8  下载更新软件包文件                                图4.9  安装软件包

(4)在更新软件包全部完成安装后,系统提示更新完成,如图4.10所示。单击【关闭】按钮,更新管理器再次检查软件包依赖关系。

如果该次升级完成的是重要更新,在没有重新启动系统之前,部分更新不会生效。因此,系统会提示用户重新启动主机,如图4.11所示。在完成更新软件包安装后,此时系统即为最新。

更新管理器-更新完成                  更新管理器-提示更新完毕需要重启

                 图4.10  安装软件包                             图4.11  重要更新后提示系统重启

4.2.2  设置检查更新频率

Ubuntu能够实现自动检查系统是否需要更新,并提示用户。为了能及时通知用户,Ubuntu采用很多巧妙的方式,比如,开机时自动检测更新信息,并向用户主动推送提示信息窗口。为方便用户立即执行更新操作,Ubuntu在控制面板上放置了快捷工具更新快捷工具 ,单击就可以直接打开更新管理器,完成系统升级,如图4.12所示。

不过,系统若频繁检查更新信息,会占用网络资源,影响系统性能。因此,用户可以设置Ubuntu自动检查更新和提示的频率,比如每天一次、每两天一次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系统】|【系统管理】|【软件源】命令,打开【软件源】对话框。

(2)单击【更新】标签,打开【更新】标签页。

(3)勾选【检查是否有更新】选项,单击右侧的下拉列表,根据用户要求选择更新频率,如图4.13所示。

更新提示(中文)      软件源-更新2

      图4.12  提示系统存在可用更新软件包                     图4.13  设置检查更新频率

在【更新】标签页中,还有如下的更新选项。

  ●    不确认就安装安全更新:若有安全更新软件包,无需用户确认,直接安装;

  ●    在后台下载所有更新:下载过程在系统后台完成,不占用终端;

  ●    仅提示可用更新:若有安全更新软件包,立即提示用户,安装内容完全由用户选择。

4.2.3  设置升级软件源

可以看出,只要保证网络连通,用户就可以通过 Internet从“软件源”下载和安装软件。而这里所提到的“软件源”是指散布在互联网中的众多服务器,在这些服务器中存放了大量的软件包,用于进行用 户主机的更新和升级。它们是专门向Ubuntu用户免费开放的,所以只要在软件源中定期上传最新版本的软件,便可确保所有用户用到最新发布的软件包。

然而,软件源中存放了数以千计的软件包,良莠不齐,来源不一,因此有必要对软件源中的软件包做一定的分类管理,以保证系统更新的安全性。

1.软件包分类

Ubuntu根据软件包的开发组织对该软件的支持程度,以及遵从的开源程度,划分为如下4类。

  ●    核心(Main)。官方维护的开源软件,是由Ubuntu官方完全支持的软件,包括大多数流行的、稳定的开源软件,是Ubuntu默认安装的基本软件包。

  ●    公共(Universe)。社区维护的开源软件,是由Ubuntu社区的计算机爱好者维护的软件,是Linux世界中完全自由和开源部分,包括了绝大多数 的开源软件。这些软件都是以“Main”中的软件包为基础,编写而成,因此不会与“Main”软件包发生冲突。但是这些软件包没有安全升级的保障。用户在 使用Universe软件包时,需要考虑这些软件包存在的不稳定性。

  ●    受限(Restricted)。官方维护的非开源软件,是专供特殊用途,而且没有自由软件版权,不能直接修改软件,但依然被Ubuntu团队支持的软件。

  ●    多元化(Multiverse)。非Ubuntu官方维护的非开源软件,是指那些非自由软件,通常不

能被修改和更新,用户使用这些软件包时,需要特别注意版权问题。

Ubuntu的标准安装CD中包含了来自Main和Restricted类别的软件包。只有在系统更新和升级阶段,才可能下载并安装Universe和Multiverse软件源中的软件包。

Ubuntu根据软件包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将软件包从另一个角度划分为4类。

  ●    安全更新(Security)。稳定的、安全的软件包,是必须要安装的。

  ●    最新更新(Updates)。最新完成的更新软件包,建议安装的。

  ●    推荐更新(Proposed)。提前释放出的更新,处于alpha测试阶段的软件包。

  ●    修补性更新(Backports)。在Ubuntu旧版本中部分地添加新功能,该类软件包无任何技术支持。

以上的分类方法,将Ubuntu软件包从两个维度——支持力度和安装必要性,合理地进行了划分,如图4.14所示。可以看出,Ubuntu的每一个版本都是安装这个软件包分类体系管理软件源的,并一直延续下去。

图4.14  软件包分类体系

2.设置升级软件源

在了解了Ubuntu的软件源是从支持性、安全性两个维度管理软件包的分类体系后,用户就可以方便地从应用角度规划自己升级的策略。例如,企业服务器通常需要稳定安全的系统更新,而个人用户总希望在其桌面环境尝试最新的应用,尽管部分软件不够稳定或得不到官方的技术支持。

设置升级软件源的具体操作如下。

(1)单击【系统】|【系统管理】|【软件源】命令,打开【软件源】对话框。

(2)单击【Ubuntu软件】标签,打开【Ubuntu软件】标签页,如图4.15所示。

(3)按照软件包的支持力度,勾选需要下载的软件包类别。

(4)单击【更新】标签,打开【更新】标签页,如图4.16所示。

(5)按照软件包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勾选用于升级的软件包类别。

从图4.15和图4.16可以看出当前主机更新策略是比较保守的,选择安装那些安全的、能得到Ubuntu官方支持的软件包。

软件源-Ubuntu软件1   软件源-更新3

           图4.15  勾选软件包的支持力度                           图4.16  勾选软件包的安全性

另外,【Ubuntu软件】标签页中的【源代码】选 项用于决定是否下载软件包的源码。由于包括Linux在内的所有开源软件的约定,所有软件包必须和源代码一起发布,或可以出售源代码。因此,用户若对软件 包的源码感兴趣的话,可以进行下载。当然,在下载更新软件包时,除了要下载编译好的软件包外,还有下源码,耗时会更长。

需要说明的是,Ubuntu系统中的main和universe软件包才有源代码,而restricted和multiverse的软件包可能不提供源代码,因为它们没有正式加入Ubuntu系统。

4.2.4  添加第三方软件源地址

如果是Ubuntu Live CD安装Ubuntu,安装向导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国家/地区,自动推荐一批最近的软件源服务器地址列表。(有关如何定制软件源地址列表,将在后面章节中 介绍。)因此,只要用户能够接入网络,这个源地址列表足以保证用户主机能够随时得到最新的软件包。

文本框:  
图4.17  填写软件源地址 然后,有时候主机的安装环境并不能如意,例如,安装主机处于教育网,或者用户知道更近的镜像服务器等,这时就需要追加第三方的软件源地址。添加第三方软件源地址的具体操作如下。

(1)单击【系统】|【系统管理】|【软件源】命令,打开【软件源】对话框。

(2)单击【第三方软件】标签,打开【第三方软件】标签页。

(3)单击【增加】按钮,打开【添加APT地址】对话框,如图4.17所示。

(4)在【APT行】文本框中,填写第三方软件源地址,地址类似于如下地址。

deb  http://wine.budgetdedicated.com/apt  feisty  main

(5)单击【添加源】按钮,关闭【添加APT地址】对话框,此时【第三方软件】列表框中出现新添加的地址,如图4.18所示。

(6)选择列表框中的软件源地址,单击【编辑】按钮,可以再次对该地址修改,如图4.19所示。

软件源-第三方软件-列表      软件源-第三方软件-编辑1

                       图4.18  添加软件源                               图4.19  修改软件源地址

(7)若用户确认无误后,单击【关闭】按钮,关闭【软件源】对话框,完成添加第三方软件源。

 

 

4.3 配置中文环境配置中文环境

Ubuntu系统的一个初衷就是,让操作各种语言的人们都能够自由地使用开源操作系统。因此,作为国际化的操作系统,Ubuntu不论是控制台还是桌面系统,都提供多种语言的字符显示和输入支持,而且许多帮助页面、文档,以及系统消息都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在安装过程中,Ubuntu安装向导提示用户选择安 装语言。这个选择也将决定基本系统安装之后的系统语言环境,特别是桌面环境的语言显示。对于中文用户,若在安装时没有选择“中文(简体)”,比如使用了默 认语言(英文),则在基本系统安装结束后,就需要重新设置中文语言环境。

4.3.1  设置中文语言支持

文本框:  
图4.20  打开语言支持工具 Ubuntu 安装时的默认语言是英文,按照用户需要设置显示本地语言的过程,称为本地化。若希望Ubuntu能够支持中文显示,就需要大量的中文语言包支持,例如 language-pack-gnome-zh、language-pack-gnome-zh- base、anguage-pack-zh-base、language-support-zh等软件包。然而,在前面提到的更新阶段,Ubuntu只下 载默认语言的语言包。因此,在完成系统更新后,仍需要用户下载中文语言包,并设置为桌面默认语言。

1.启动语言支持工具

Ubuntu使用“语言支持”工具配置系统的语言环境。在语言支持工具启动时,会立即检查是否具备足够的语言包。在完成基本系统安装之后,初次打开语言支持工具的具体操作为:

(1)单击【System】|【Administration】|【Languages Support】命令,语言支持工具将立即检查可用的语言,如图4.20所示。如果一切正常,将启动【Language Support】对话框。

(2)如果系统发现默认语言的软件包不全时,工具会弹出警告对话框,提示语言软件包没有完全安装,如图4.21所示。单击【Install】按钮,下载并安装默认语言支持的剩余软件包,如图4.22所示。

语言设置-检查语言支持         语言设置-语言支持未安装完全

               图4.21  检查可用的语言                   图4.22  默认语言软件包不全时,提示继续安装

(3)单击【Language Support】对话框的【Default language】下拉列表中,可以发现只有英语选项。

2.下载中文语言包

在Ubuntu系统更新阶段,只按照安装时的默认选项获取必要和可选软件包,但并不知道用户还需要哪些语言支持。因此,在修改Ubuntu系统语言环境之前,有必要告诉系统,需要支持哪种语言,并开始下载相应的语言包。下载语言包的具体操作如下:

(1)在【Language Support】对话框中的【Supported Language】列表框中,勾选【Chinese】选项,如图4.23所示。

(2)单击【Apply】按钮,系统开始下载选择语 言的语言包,过程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用户可以单击【Show progress of single files】按钮,打开下载进度列表框,查看每个语言包的下载情况。如图4.24所示。注意,“zh-cn”代表简体中文,“zh-tw”代表繁体中文。

语言设置-下载语言包1         语言设置-下载语言包

                图4.23  选择支持中文语言                         图4.24  下载中文语言包

(3)语言包下载结束后,下载窗口再次提示用户,单击【Close】按钮,返回【Language Support】窗口,如图4.25所示。

语言设置-语言支持安装完成1      语言设置-默认语言菜单1

               图4.25  中文语言包下载完成                        图4.26  为系统增加了中文语言包

文本框:  
图4.27  将简体中文设置为默认语言 (4)单击【Language Support】对话框的【Default language】下拉列表,可以发现中文选项,如图4.26所示。

3.设置中文为默认语言

在下载语言包后,当前系统的工作环境依然是旧的语言环境,需要将中文设置为当前系统的默认语言环境,才能保证整个桌面、菜单、联机帮助等都转换为中文。

设置中文为默认语言的具体操作如下:

(1) 单击【Language Support】对话框的【Default language】下拉列表,选择【Chinese(China)】选项,如图4.27所示。

(2)单击【OK】按钮,关闭【Language Support】对话框。

(3)重新启动操作系统。

重新启动操作系统后,Ubuntu的登录界面、桌面系统、菜单等的字体都成为了简体中文。

4.3.2  使用SCIM输入法

桌面系统按照用户需求改变了语言环境,同时还要为用户提供与系统交互的手段,这就要借助输入法。

1.输入法简介

中文输入是中文操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由于中文字符比英文字符多得多,不像英文字符可以通过键盘直接输入,所以中文字符必须通过某种输入方法将字符从字库中选出并输入。目前比较典型的输入法引擎是智能通用输入法平台(SCIM)。Ubuntu系统还可支持其他输入法:

  ●    Fcitx:(小企鹅输入法);

  ●    chinput:曾经非常流行的简体中文输入法;

  ●    Xcin:繁体中文输入法。

2.使用SCIM输入法

SCIM是Ubuntu系统默认安装的输入法。但 是,如果安装时默认语言不是简体中文,SCIM输入法不能支持中文,依然需要安装相应的语言包。不过,此时不必再麻烦用户下载相应的软件包了,在设置中文 语言环境时,Ubuntu就已经下载了SCIM所使用的支持语言包。从图4.28可以看出,在设置中文环境时,下载到拼音输入法软件包(scim- pinyin)。

启动SCIM中的简体中文输入法平台的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系统】|【首选项】|【SCIM输入法设置】命令,打开【SCIM输入法设置】对话框,如图4.29所示。

语言设置-语言支持下载SCIM     SCIM-启动界面中文界面

      图4.28  下载的SCIM支持的中文语言包                     图4.29  SCIM启动界面

(2)单击SCIM启动界面左侧的【输入法引擎】下拉按钮,单击【全局设置】选项,勾选简体中文的输入法,例如智能拼音、五笔字型等,如图4.30所示。

SCIM-选择的输入法

图4.30  在SCIM中选择输入法

(3)单击【Smart Pinyin】选项,打开【智能拼音】对话框,可对拼音输入法作进一步设置,如图4.31所示。

SCIM-智能拼音

图4.31  在SCIM中选择输入法

文本框:  
图4.32  打开智能拼音输入法 (4)SCIM输入法引擎可以通过点击SCIM面板来选择和切换。在Ubuntu的文本编辑中,用户可以使用【Ctrl】+【Space】组合键开启或关闭,选择喜爱的输入法,如图4.32所示。

其实SCIM是一个多语言化输入法平台,不仅包括中文输入法,还集成了其他语言的输入法,比如日文、韩文、泰语等。因此,SCIM所提供的各种输入法可以同时使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